2023年04月14日发布 | 233阅读

2023年3月热门云课堂榜

脑医专题汇

3月榜单

在过去的1个月中,脑医汇APP共有216节云课堂课程收获了新粉丝。现推出3月热门云课堂榜,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3月热门云课堂榜

微词云.jpg



热门云课堂榜TOP10


01

神外讲坛第二季


神外讲坛第二季.jp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各位同道大家好,第一季的课程为大家讲述了 显微操作训练的意义和方法、后交通动脉瘤的解剖与手术、翼点入路及相关解剖等精彩视频,非常高兴我们第二季的课程,又和大家见面了。


由公众号 Neurosurgery 举办的《神外讲坛》栏目,是一个公益性栏目,邀请到全国知名的专家、同行,给大家讲解一些神经外科的知识。旨在搭建一个交流互动平台,分享精彩病例,探讨操作技术,交流手术经验。


欢迎各位神经外科专家,尤其欢迎青年医师,积极报名,参与分享授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可以分享一个病例,可以讲解开关颅、可以讲解术中操作。题目不限,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栏目创办者:帅刀博士-胡业帅。有意者,请微信联系:doctorhu2008


02

神经介入手术操作技术——穿刺技术


神经介入手术操作技术——穿刺技术.pn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动脉穿刺常见于放置导管导丝等神经介入操作,或是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从动脉中抽取血液、对动脉输入药物液体等。相对于静脉而言,动脉的位置较深。动脉穿刺时,通常很难在皮肤浅表直接直视动脉,而是需要依靠触摸动脉的搏动来帮助判断动脉的位置并进行穿刺。


神经介入手术的穿刺技术解除了对神经的压迫,达到和手术治疗同样的疗效。较一般的传统大手术相比,经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风险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为了增进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股、桡、颈动脉穿刺的技术要点,脑医汇特此推出本期课程:神经介入手术操作技术——穿刺技术,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03

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及分析


16_9.jp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常见的重度疼痛性疾病,男性、女性的年发病率分别为3.4/10万和5.9/10万。三叉神经痛无法自愈,药物治疗效果有限,90%以上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是一种“不开刀”的微创外科疗法:穿刺针从口角进针,达到三叉神经出颅腔的部位(卵圆孔),在X线辅助下将球囊导管置入麦氏囊,短暂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作用于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其优势在于安全微创、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同时无需开颅,避免误伤脑干周围血管、神经的可能,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及开颅手术失败的患者,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且治疗费用较开颅手术低。


为了促进广大神经外科医师更好地了解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方法,脑医汇特此推出本期课程: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及分析,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04

赵英杰老师:神经外科头架专题


赵英杰老师:神经外科头架专题.jp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本次给大家带来的是来自赵英杰老师关于神经外科头架的专题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神经外科头架使用及注意事项、几种常用入路讲解及实际演练、头架文献复习回顾。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在平时日常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头架,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05

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动脉瘤治疗(一)


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动脉瘤治疗(一).pn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近年来,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全面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技术愈发成熟,也逐渐受到患者的青睐。从动脉瘤夹闭开始,神经介入不断演化出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导管精确塑形等技术。现如今,支架辅助弹簧圈、微导管成袢技术、吊脚楼技术、双微导管技术等也进入手术室,成为神经介入医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妙诀”。


为了增进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对脑动脉瘤介入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脑医汇特此推出本期课程:神经介入手术操作技术-动脉瘤治疗,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06

珠江解剖班


珠江解剖班.jp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脑医汇为大家带来珠江解剖班相关视频,欢迎观看!


07

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取栓技术(一)


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取栓技术(一).pn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神经介入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临床微创技术,需要在影像的支持下在血管内进行医学技术操作,为脑血管疾病开辟出了新的治疗思路和途径。取栓是最常见的神经介入操作之一,常见的取栓方法包括机械取栓、动脉溶栓和球囊扩张;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及材料的发展,机械取栓已逐渐成为颅内大血管闭塞开通等病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取栓技术飞速进展,取栓材料日新月异,神经介入取栓不断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取栓方法组合,包括BADDASS、SWIM、SolitAct、Solumbra、TRAP、ADVANCE以及“特洛伊木马”技术等。


为了增进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对取栓操作技术的理解和提高,脑医汇特此推出本期课程: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取栓技术,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08

三博进修医师系列讲座第三季


三博进修医师系列讲座第三季.jp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脑医汇为大家带来三博进修医师系列讲座第三季相关视频,欢迎观看!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学附属三级专科医院,神经外科专业为国家重点专科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规范、提升以神经外科为主的进修医生的临床水平,自2020年始,医院已对进修医生实行个体化的“分层培训”,针对不同起点的进修医师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经考核后各亚专业学科主任亲自制定培训规划,安排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带教,进修医师分管病人、分层参加手术操作或进行手术观摩。参加全院每周一次专题讲座、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非计划手术病例讨论和医院举办的各种类型学习班。医院力争创造一流的、现代化条件,供进修医生学习掌握神经外科最先进的理论和动态。

医院根据多年对进修医生带教经验,总结了一套系统的神经外科理论系列讲座。意在提高神经外科医师理论基础,以便更好的开展临床工作。


本系列讲座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外科相关基础,包括:症状学、影像、病理、神经电生理学、营养及康复等内容。

(2)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手术室摆台、麻醉、ICU管理、手术体位摆放、器械的使用、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处理等内容。

(3)神经外科疾病的讲解:脑疝、肿瘤、脑积水、癫痫等疾病的临床特点详解。

(4)神经外科疾病治疗方法:各种手术入路的解剖、适应症、典型病例展示、介入治疗的详解、神经肿瘤的化疗最新方案等。


09

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技术


大脑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技术.pn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颈内动脉(ICA) 后壁起源的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约占所有动脉瘤的35%) 。它包括起源于脉络膜前动脉(AChA)和后交通动脉(PCoA)的动脉瘤。


PCoA动脉瘤大约占所有破裂动脉瘤的四分之一。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PCoA动脉瘤常有占位效应,压迫动眼神经;偶尔也可表现为栓塞现象。除非有证据证明有其他病因,否则无痛、自发性的动眼神经麻痹应首先考虑PCoA动脉瘤。


PCoA动脉瘤也可表现为沿小脑幕及凸面分布的自发性硬膜下血肿。这种血肿占位效应很明显,可引起脑疝症状,需紧急手术清除。


10

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导丝与同轴导管技术


神经介入手术基础操作-导丝与同轴导管技术.png

(点击图片观看课程↑↑)


神经介入技术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的技术支持下,将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到人体内,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实现了手术视野的扩大,可以治疗许多手术治疗或内科疗效欠佳的疾病,如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在神经介入领域,导丝技术和同轴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股动脉穿刺是最常用的方式,在影像的辅助下,神经介入医生将导管插至病变相关脑部动脉或分支,再选择性应用更加纤细柔软的微导管以及配合的微导丝,根据病变性质进行相关治疗。同轴技术可以在影像学引导下提高准确性,加快速度,使操作更加安全舒适。在应用导丝和同轴技术的手术中,涉及到的器械类型多种多样,并以此产生了多种高效治疗的组合技术,如ADAPT、SWIM和TRAP等,神经介入水平也随着影像等医学技术的发展日益精进。


为了增进广大神经外科医师在微导管、微导丝操控的基本技术、神经介入缺血手术中的导丝选择与临床应用、SWIM技术、TRAP技术以及ADAPT技术等的学术交流和发展,我们特此推出本期课程:导丝技术与同轴导管技术,欢迎观看学习,共同提高诊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在哪可以找到更多云课堂?

答:

微信截图_20230209155411.png

b.png


【脑医藏书阁】重磅上线啦!限时买一送一

微信截图_20230414171406.png

<点击以上图片,立即选购>


更多文章



脑医藏书阁重磅上线!限时买一送一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