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博脊柱团队关于长节段脊髓内肿瘤(LIMSCT)的临床论著在国际权威杂志Neurospine作为封面论文刊登发表。该论文是三博脊柱团队近18年来长期致力于脊髓内肿瘤手术治疗的精华之作,有以下代表性意义:
1)肿瘤长度超过五个椎体长度以上的肿瘤,才能定义为长节段髓内肿瘤。长节段髓内肿瘤手术治疗难度大,目前国际上有关长节段髓内肿瘤的治疗缺乏可参考的资料和总结。三博脊柱的这篇临床研究从发病特点、临床病理分布、手术切除程度和临床预后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报道,是国际上针对长节段髓内肿瘤的第一篇临床研究,为长节段脊髓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在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发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声音。Neurospine主编及审稿人如是评价该研究:
“It was my honor to review this great case series on long level intramedullary tumors. It is the largest series I ever been encountered to, I congratulate the authors for this achievement.(很荣幸审阅这篇关于长节段髓内肿瘤的大样本研究。这是我既往以来阅读的关于长节段髓内肿瘤最大样本量的研究。祝贺文章作者所取得的成就。)”
“The authors presented surgical outcomes after removing a long-level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tumor (LIMSCT). Not just the size of the tumor, but also the attention and meticulous surgical technique are required for those tumors. I am impressed by the experience.(作者展示了手术切除长节段髓内肿瘤的治疗效果。关注的不仅仅是脊髓内肿瘤的大小,而是更多的细节和周全的手术技术。作者的经验令我印象深刻。)”
“We are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our editorial staff has selected your paper as a featured article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among the papers to be published in the March issue.(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我们的编委会经过仔细考虑,已将您的论文选为3月刊的封面文章。)”
2)三博脊柱团队从事脊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18年,切除最小的髓内肿瘤只有3毫米,最长的是一例全脊髓内肿瘤长度达到450毫米(45厘米)。该研究包含了我们2015-2020,5年时间里手术治疗的长节段髓内肿瘤43例。纳入该研究中的长节段髓内肿瘤,80%的长度在15cm以上。其中超过20厘米的肿瘤有4例,超过30厘米的1例和45厘米的肿瘤1例。有3例长节段髓内肿瘤合并脊柱严重脊柱侧弯,均成功实施了一期肿瘤全切和脊柱侧弯矫正术。无论从长节段脊髓内肿瘤的病例种类、治疗技术和治疗结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对于一例长45厘米的脊髓内肿瘤合并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是目前国际科学文献中可查到的最长脊髓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的成功手术病例,为世界首例。
4)该研究中23例长节段髓内室管膜瘤均为成人,手术全切除率为100%,术后长期生存率100%。有2例髓内星形细胞瘤合并脊柱侧弯,均做到了肿瘤全切和脊柱侧弯矫正术,术后获得长期生存,1例长45厘米的最长脊髓内毛细胞星形细胞肿瘤实施成功手术全切和脊柱侧弯矫正术,病人获得长期生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1例,手术全切除率为63.6%;高级别星形细胞瘤9例,手术全切除率为44.4%。均为世界先进水平。
5)从国内文献资料检索看,新中国长节段髓内肿瘤手术治疗的开创者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王忠诚院士带领的脊髓内肿瘤团队曾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参与者还有张俊廷教授、杨俊教授和范涛教授(当时负责脊髓内肿瘤缺血保护的基础研究)。三博脊柱团队的这篇有关长节段髓内肿瘤的临床总结,也凝聚了王忠诚院士及老一代神经外科前辈们的经验和汗水,更离不开他们的教诲和指导,该论文的“Acknowledgments”里,特别向以王忠诚院士为代表的所有中国脊髓内肿瘤手术治疗的老一辈神经外科前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With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is study,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devotedly express their great admirations to professor Chung-Cheng Wang, who passed 11 years ago. Dr. Wang was the first Chinese neurosurgeon who surgically resects 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tumors with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n China in 20th century. Dr Wang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neurosurgery in China. He was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e won the Bethune Prize in 2000 - the highest award for medicine in China. He won the National High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of China in 2008.”
范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
脊髓脊柱外科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脊柱脊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脊髓脊柱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专家组副组长
亚太颈椎学会国际执委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委员
2012年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
曾参与脊髓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Neurospine编委, Spine、Neurosurgical Review 审稿专家。首次提出缺血予处理对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Surgical Neurology, Vol.52(3):299-305, 1999)。以神经显微外科技术+脊柱内固定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微创脊柱手术技术相结合理念,全方位展各种脊髓脊柱外科手术8000余台。包括: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脊髓内肿瘤及椎旁、脊柱原发和转移肿瘤的的同时,可采用脊柱内固定技术矫正与维护脊髓肿瘤合并的脊柱侧弯、脊柱后突等严重脊柱畸形。首次提出Chiari畸形颅颈交界区脑脊液动力学分型及手术治疗策略,进一步完善规范了该类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发表在 Neurosurgical Review (2017);根据颅底凹陷合并与不合并寰枢椎脱位及脊髓空洞的分类特点,采用减压结合枕颈固定或C1-2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先天性颅底凹陷(Neurosurgical Review 2019);首创颈椎前方经椎体开窗手术入路切除脊髓腹侧病变(JNS Case Lesson 2021)。采用神经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颈椎病、椎管狭窄及脊柱退变性疾病;首创提出并建立颈椎病单元的理念和方法,改进并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采用通道微创脊柱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内病变。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篇(含SCI)。已成功主持并举办了23期全国脊髓脊柱应用解剖及手术技术研修班。累计学员600余人,均为国内各地区神经脊柱亚专业的技术骨干和后备力量。近十年来,在带领和推动我国神经脊髓脊柱亚专业的发展和推广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讲学,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展示了我们中国神经外科医生在脊髓脊柱亚专业方面所做出的卓越工作和学术贡献。
张东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脊髓脊柱外科中心
脊柱外科博士、博士后
以脊髓脊柱为研究方向,发表国内外专业学术论文7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推荐为北京市海淀区继续医学教育讲师,承担全国脊髓脊柱应用解剖与手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外伤,脊柱侧弯,脊柱脊髓肿瘤,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及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
附原文: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脊髓脊柱”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