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发布 | 208阅读

【中国声音】肝脏对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能力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潜力

王延江

达人收藏
脑医汇,由外而内,融“汇”贯通

原创首发于【神内资讯】微信公众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影响着全球数千万人,然而可选择的用于减缓其进展的治疗却十分有限。近期,本研究为新的治疗方法带来了希望。


一项突破性发现表明,肝脏在清除血液中与AD相关的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A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增强肝功能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近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王延江主任医师、王俊副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予明主任医师以《肝脏对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能力及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潜力(Physiological β-amyloid clearance by the liver and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Alzheimer’s disease)为题在Acta Neuropathologica杂志在线发表。 


[Cheng Y, He CY, Tian DY, Chen SH, Ren JR, Sun HL, Xu MY, Tan CR, Fan DY, Jian JM, Sun PY, Zeng GH, Shen YY, Shi AY, Jin WS, Bu XL, Liu HM, Xu YM, Wang J, Wang YJ. Physiological β-amyloid clearance by the liver and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cta Neuropathol. 2023 Mar 25. doi: 10.1007/s00401-023-02559-z.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964213.]

1

研究背景

AD被认为是一种大脑疾病。研究表明,大脑中的Aβ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大约40%–60%的脑源性Aβ可通过血脑屏障和其他途径转运到外周而被清除。由于Aβ清除受损而导致的Aβ沉积被认为是A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事件。肝脏是负责清除外周代谢物的最大器官。肝脏是否能生理清除外周循环中的Aβ及其对AD治疗的潜力尚不清楚。


2

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发现,当血液流经肝脏时,约有13.9%的Aβ42和8.9%的Aβ40在血液中被去除。并且这种能力随着老年动物肝细胞中Aβ受体LRP-1表达的下调而降低。在APP/PS1小鼠中,肝脏中Aβ清除率的慢性下降会增加大脑Aβ沉积,并加剧tau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神经变性和认知缺陷。通过肝细胞特异性LRP-1敲除导致肝脏Aβ清除率的慢性下降加重了大脑Aβ负担和认知缺陷,而通过LRP-1过表达增强肝脏Aβ清除率减轻了APP/PS1小鼠的大脑Aβ沉积和认知障碍。


3

研究结论

肝脏在清除血液中的Aβ和调节大脑Aβ水平上起着关键作用。肝脏清除Aβ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可能是AD发展的因素之一。增强肝脏Aβ清除率可能是治疗AD的一种新方法。


王延江  教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获得神经病学医学博士学位,受澳大利亚政府国际研究生奖学金资助,留学4年并获得博士学位(PhD)。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担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亚洲血管性认知障碍学会(Vas-Cog Asia)理事等职务。

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主要方向为老年痴呆和脑血管病,在Molecular Psychiatry、PNAS、Acta Neuropathologica、Neurology、Nature Reviews Neurology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成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CCTV《晚间新闻》、《健康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闻频道》、《纽约时报》等介绍。

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0名。脑血管病和老年痴呆的临床科研成果获得军队及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青年医师奖”。

王俊  副教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入选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从系统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机制、寻找外周诊断生物标志物和防治新策略。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Reviews Neurology、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

许予明  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医院院长,神经内三科主任。

国家卫计委神经病学重点专科建设专科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教育厅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卫计委特聘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及运动障碍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记忆与认知障碍、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神经遗传变性病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病、腓骨肌萎缩症、线粒体脑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神经遗传变性病及神经系统罕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从事神经内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主持编写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等多个权威指南、共识及规范,参与编写《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等国内脑血管病诊疗核心指南。

扫描二维码或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