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Ref:Benjamin Gory, et al. J Neurosurg January 12, 2018; DOI: 10.3171/2017.7.JNS171043.】
研究背景
目前现有的多个卒中随机试验均为前循环卒中患者的研究,很少有关于后循环卒中的数据。因此,机械性取栓术(MT),包括直接血栓抽吸术(ADAPT),在基底动脉闭塞(BAO)患者中仍有待评估。作者评估了血管再通对BAO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讨论了血栓抽吸术与支架取栓术提高血管再通率的情况。
研究方法
三个综合卒中中心前瞻性收集来自基底动脉闭塞患者接受机械性取栓治疗的数据,并比较两种取栓治疗策略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像学和临床结果。主要观察指标是血管再通成功率。
研究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100名成人患者中,46例首选直接血栓抽吸术(平均年龄61岁,IQR 53~71岁),其中12例患者(26.1%)采用了挽救性的支架取栓术。54例首选支架取栓治疗(平均年龄67岁,IQR 53~78岁)。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9.6%和5.7%,P=0.035)有差异外,两组的基本特征无统计学差异。血管成功再通率为79%,总有效率为36.8%,90天全因死亡率为44.2%。成功的血管再通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OR 4.57, 95% CI 1.24–16.87, p = 0.023)。首选ADAPT技术组mTICI 3级再通率显著增高(unadjusted OR 2.59, 95% CI 1.14–5.86, p = 0.021)。直接血栓抽吸术组的手术持续时间(中位时间45分钟,IQR 34-62分钟vs 56分钟,IQR 40-90分钟;P=0.05)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4.3% vs 25.9%,P=0.003)均显著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0% vs 4%,P=0.51)和90天全因死亡率(46.7% vs 42%,P=0.65)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
根据首选血管内治疗策略不同,比较两组间血管再通程度(mTICI)和90天功能预后(mRS)的差异。
在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中,血管的成功再通是90天良好预后的有力预测因素。选择血栓抽吸术作为一线策略,提高了完全血管再通的比率并减少了手术时间。因此,直接血栓抽吸术作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首选方法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进行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方向编译,上海长海医院杨鹏飞副教授审校,《神经介入资讯》主编、上海长海医院脑卒中中心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刘建民教授终审)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