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6日发布 | 1041阅读
脑血管外科

男性脑淀粉样血管病患者更易早发出血

陈成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郑锋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创宏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近期,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Emma A. Koemans等评估散发型CAA与荷兰型遗传性CAA的临床病程与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的性别差异。结果发表于2023年2月的《Stroke》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Koemans EA, et al. Stroke. 2023 Feb;54(2):306-314. doi: 10.1161/STROKEAHA.122.040823. Epub 2023 Jan 23.


研究背景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的病程差异很大,包括荷兰型遗传型CAA(Dutch-type hereditary CAA,D-CAA)。有学者推测性别可能是潜在的发病调节因素,但到目前为止,对CAA性别差异的研究很有限;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项D-CAA研究报告曾指出,女性的死亡率高于男性,以后再没有女性的死亡率高于男性的报道。原发性ICH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脑叶性ICH风险更高,但不清楚ICH是否由CAA引起。近期,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Emma A. Koemans等评估散发型CAA(sporadic CAA,sCAA)与荷兰型遗传性CAA(D-CAA)的临床病程与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的性别差异。结果发表于2023年2月的《Stroke》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者筛选莱顿大学医学中心于2012年至2020年和美国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1994年至2012年研究数据库中D-CAA和sCAA患者资料。主要预后指标是:使用Kaplan Meier生存和回归分析症状性脑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发病、复发和生存的性别差异,以及回归分析研究D-CAA与sCAA的磁共振成像标志物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36例D-CAA患者,平均年龄57岁,56%为女性,64%以前有sICH史;以及370例sCAA患者,平均年龄76岁,51%为女性,以前均有sICH史。在无症状的男性与女性D-CAA患者中,MRI成像出现皮质表层蛛网膜病变-半卵圆中心的血管周围空间扩大(CSO-EPVS)和白质增生(WMH)是最早的与CAA相关标志物。在探索性分析中,MRI标志物的不同比例在男性与女性D-CAA患者中随年龄增长相当;某些男性年龄较早就有较多的大出血和皮质浅层淤血。患有D-CAA的男性与女性在sICH发病方面没有差异,男性的中位年龄是54岁,女性是56岁。与女性相比,男性D-CAA患者sICH次数略高,中位数2次,而女性为1次;调整后RR=1.5;95%CI,1.1-1.9;第一次和第二次sICH的间隔时间较短,男性中位数1.8年,女性3.1年(P=0.02)。


男性sCAA患者首次发生sICH的中位年龄为75岁,女性患者为78岁(范围38-97岁)。在随访期间,79例(45%)男性和94例(48%)女性sCAA患者死亡。男性sCAA患者死亡的中位年龄为80岁,女性患者为83岁。然而,男性与女性在第一次sICH后的总生存率相当(P=0.23)。随访期间,总共有91例sICH复发,其中男性48例,女性43例,均为sCAA患者。男性与女性在ICH复发方面没有差异(P=0.23)。与女性相比,男性小叶微出血明显多(P=0.006);男性小叶微出血的中位数为1,女性为0(P=0.02)。其它MRI标志物频率以及CAA-CSVD评分在男性与女性sCAA患者之间相当。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为,与女性相比,男性CAA患者sCAA发病更早,sCAA和D-CAA疾病发展过程出血的几率高。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和证实CAA与性别等相关因素的潜在关系。


1680833270749.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