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化分类的6种亚型为良性1-3、中间型A和B,以及恶性脑膜瘤。德国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所理论生物信息学研究室的Nagarajan Paramasivam等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这些亚型特异性的突变模式和基因调控方式;发表在2019年8月的《Acta Neuropathol》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Paramasivam N, et al. Acta Neuropathol. 2019 Aug;138(2):295-308. doi: 10.1007/s00401-019-02008-w. Epub 2019 May 8.】
研究背景
根据脑膜瘤DNA甲基化表达谱可以将其分为具有不同临床特征的亚型。甲基化分类(MC)的6种亚型为良性1-3、中间型A和B,以及恶性脑膜瘤。德国海德堡德国癌症研究所理论生物信息学研究室的Nagarajan Paramasivam等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这些亚型特异性的突变模式和基因调控方式;发表在2019年8月的《Acta Neuropathol》杂志。
研究方法
作者对62例6种亚型和WHO分类的脑膜瘤患者的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其中, 40例散发性脑膜瘤和22例放射治疗后出现的脑膜瘤(Mrad)。RNA测序18例,以及进行组蛋白H3赖氨酸27乙酰化(H3K27ac)染色质免疫沉淀检测,然后对其中16例作样品测序(ChIP-seq)。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脑膜瘤DNA甲基化亚型间的不同分子特征,形成脑膜瘤的不同表观遗传亚型;同时提示,HRR作为新的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