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
Atlas开环小径支架全新上市
“革新输送,智能贴壁”
开启了辅助支架的新纪元
术者使用经验分享
实战与理论相结合
Atlas病例集锦开启
部位:
术式:
特点: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79岁;
突发头痛5日。既往史(-);
CT平扫:SAH,Fisher 2级;DSA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型),前交通开放,动脉瘤颈约6.5x7.2mm,颈宽约5mm,呈三分叶状。
术前影像

术前DSA影像
术中操作
1、双侧股动脉穿刺,右侧留置8F动脉鞘,左侧留置6F动脉鞘。左侧颈内动脉留置6F NeuroMax,右侧颈内动脉留置5F椎动脉造影管。动脉瘤内送入两条Enchelon-10(直头,S型),第3条Encelon-10送入同侧A2。


2、首枚圈后,右侧颈内动脉造影,证实右侧A1-A2通畅。

3、双微导管填圈后,准备送入Atlas 3*15mm。


4、输送Atlas时,由于A2段的迂曲,Echelon-10退至动脉瘤颈部,支架无法正常释放。于是将Echelon和Atlas一并撤出体外。
5、送入SL-10微导管至A2。

6、SL-10尾部插入50ml注射器针头,Echelon-10插入针头尾部,将Atlas支架缓慢由Echelon-10推入SL-10。
7、释放Atlas支架。

术后影像


释放支架后继续填塞至动脉瘤不显影。双侧A1-A2显影良好。患者术后神经体检正常。
术者体会
分叶状动脉瘤,双微管技术有助于栓塞更致密;由于本例动脉瘤宽颈,需要支架辅助,又额外同侧A2留置了一条Echelon-10,作为支架导管。
由于动脉瘤颈累及双侧A1-A2,所以右侧颈内动脉也留置导管,可以随时造影观察右侧A1-A2是否通畅。也为必要时进一步治疗预留技术空间。
左侧A2近端迂曲严重,导致第一次准备释放Atlas时失败。但因为没有将支架推出导管,所以可以在体外完成再次输送。
体外再次输送的方法天坛吕明教授亦曾使用过,安全简便。
Atlas支架柔软,即使动脉迂曲,仍能很好帖壁。
术者介绍
刘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副主任;日本神经外科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神经介入治疗出血及缺血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现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日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学分会常务理事、青委副主委、中国脑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等杂志编委;发表SCI(包括BRAIN)等论文30篇;国外国际会议发表18次;承担科研课题6项;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奖。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