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2日,“众神在线 一网无疑”美科微讲堂(第一期)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高亮教授和唐山市工人医院洪军教授共同主持,特邀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葛顺楠博士、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曾慧君博士、临沂市人民医院朱锡德博士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崇杰博士作精彩的专题报告,会议讨论氛围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
开幕致辞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高亮教授致辞表示,神经危重症的救治,不管是颅脑外伤,还是脑卒中,现在已成为很多医院主要治疗的病种,近年来神经危重症治疗的进展有了非常多的个性化监测手段,选择方式多样,我们应开展术后监测的教育培训,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致死致残率,相信今天的会议将有利于患者的救治,同时也感谢美科组织科微讲堂这样一个良好交流的平台。

唐山市工人医院洪军教授致辞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在线上与高亮教授及各位专家同道共同探讨颅内压和脑部监测在临床上的应用,相信通过彼此的交流,大家会在有关颅内压以及脑部监测的认识上有很大的提升。
学术讲座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葛顺楠教授带来“术中ICP监测指导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骨瓣回纳决策”专题发言,分享了有关术中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骨瓣回纳中应用的经验和心得:1)二期DC是颅脑创伤手术解决难治性高颅压,挽救生命的挽救性手术;2)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一般不建议一期DC;3)急性硬膜下血肿、创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一期DC的指证缺乏明确推荐,多数情况下依赖术者的主观经验决策;4)我们的研究:术前环池受压和瞳孔光反射情况可能成为创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一期DC的决策因素;5)术中ICP监测可能是颅脑创伤手术一期DC的决策依据,但决策阈值需进一步研究;6)针对部分发生脑症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中ICP监测也可能有决策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崇杰教授作“ICP在颅脑创伤中的规范化应用”的专题发言,首先从ICP颅内压监测的发展历程谈起,随后通过三例临床病例展示,分享了自己关于ICP在颅脑创伤中应用的心得体会:1)在病例治疗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是关注血肿或头颅CT,还要进行双侧额部减压;2)对于大部分单纯脑肿胀的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或者缓解,但一旦合并血肿后,就很容易发生恶性高颅压,甚至脑疝死亡,因此我们要继续探索,结合临床病例以及好的设备,例如多功能、带脑温脑氧的探头以及索菲特公司的一些新产品等,为患者定制精准的监测方案。

临沂市人民医院朱锡德博士作“颅脑创伤可有微创之路?”专题发言,从外科领域微创手术的概念以及ICP监测专家共识谈起,通过多例临床病例展示,分享了有关ICP监测下微创手术体会:1)ICP监测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为微创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2)对病情变化提前预警判断,对整个治疗过程提供依据;3)ICP管理控制得当,部分患者可避免开颅手术,大大加快康复;4)该开就开,不能迟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曾慧君教授作“颅压管理与脑温监测在神经重症中的应用”的专题发言,以一例“左侧额顶叶脑出血病例”为例,结合临床指南共识,分享了以ICP为基础的神经多模态监测的优势:1)以颅内压监测为基础的多模态管理可指导临床处置,使患者受益;2)目标温度管理是控制颅内压,减少继发脑损伤重要手段。
讨论

本次大会的讨论环节由高亮教授和洪军教授共同主持,各位与会专家围绕“术中ICP监测指导颅脑损伤手术回纳决策”、“ICP监测与脑温监测应用”、“颅脑创伤微创手术”和“ICP在颅脑创伤中的应用”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于提升基层神经外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唐山市工人医院洪军教授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高亮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洪军教授表示,我们从四位专家的分享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颇丰。近年来对颅内压的理解及认识的提高使得临床上的重症患者获益良多,感谢美科创新提供的交流平台,也期待能与专家早日进行线下交流。高亮教授表示,未来我们可以在病例分享之余进行更充分的讨论,针对某个病例处理过程中某些细节进行更细致深入的探讨,细节是我们落实成败的关键。
TIP: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