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8日发布 | 1665阅读

【精彩回顾】健适医疗@WSIC 2023 | 技承经典,G致抽吸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盛会再启,精彩不断,时间来到WSIC 2023神经介入人学习热情高涨,2023年3月24-3月26日,精彩的第十八届中国西部脑血管病介入会议在美丽的山城重庆盛大启幕。在技术不断创新的神经介入领域,健适医疗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创造适应中国病患需求的高性价比产品,不遗余力的守护着中国患者健康。在WSIC 2023中,健适医疗的三大专场轮番登场,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共话抽吸取栓,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必将促进学术的进步,且让我们共同目睹会议盛况吧!











学术专场一

抽取有道,“匠新、匠行”


在抽取有道,“匠新、匠行”这一学术专场,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由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陈胜利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敬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殷聪国教授作为大会主持,特邀来自健适集团血管介入事业部总裁王慧女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发云教授、上海长海医院邢鹏飞教授、临沂市人民医院王浩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郑健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授课,传递热点、分享真知。



01

开场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提到,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标准治疗策略之一,血管内治疗方式多样,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促进了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健适医疗作为国内神经介入领域的创新新秀,具有一系列创新产品,期待健适能够推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助力于急诊取栓技术的蓬勃发展,从而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02

“匠”新之路启动仪式

随后,在与会多位专家的共同见证下,健适医疗的“匠”新之路正式启动,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神经介入治疗领域,健适医疗将紧跟国际前沿进展,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适应中国国情的优秀产品,助力于神经血管介入领域的发展。


国际创新与中国创新

——健适集团血管介入事业部总裁王慧女士

王慧女士首先带大家回顾了中国医疗科技创新在近年来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国内企业鼓励创新的主要方式、不同主流创新方式的新产品上市流程;随后,围绕“技术转移的定义”、“技术转移与其他创新路径的区别”,“技术转移流程及标准”、“技术转移的挑战和价值”,王女士也逐一展开了详细阐述。

03

学术内容

01. “匠”心沿革:ADAPT技术在中国的推广之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发云教授

胡发云教授首先围绕AIS机械取栓进展展开了详细阐述,也介绍了ADAPT技术的定义、ADAPT技术的发展历程、ADAPT技术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与支架取栓的差异。随后,胡教授总结了ADAPT技术在急诊取栓中的特点,并围绕如何选择最佳的ADAPT抽吸导管(基于管径、真空度等)展开了进一步讨论。在此基础上,胡教授总结了ADAPT技术操作要点以及ADAPT技术在急诊取栓领域的未来发展展望。


02. “匠”心破局:后循环取栓实战分享

——上海长海医院邢鹏飞教授

邢鹏飞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后循环卒中血管内取栓的临床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推荐,并结合相关研究报道在后循环卒中中将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典型病例的救治,邢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抽吸取栓在后循环取栓(如基底动脉闭塞、后循环串联病变、后循环分支血管闭塞、远端分支/中等直径血管闭塞)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最后,邢教授总结了在不同原因所导致的后循环卒中中如何选择适宜的取栓技术开通闭塞血管。


03. “匠”行制胜:大核心梗死的取栓

——临沂市人民医院王浩教授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王浩教授详细解读了缺血半暗带的定义、临床意义、评估方法等。随后,通过结合1例典型大核心梗死患者病例的救治过程,王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如何筛选适宜取栓的大核心梗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王教授总结支出: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的要点在于采取适宜评估方法筛选具备取栓条件及意义的患者。


04. “匠”行致远:神经介入复杂通路的建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郑健教授

神经介入通路的成功建立是保障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的必要前提。郑健教授通过对一系列病例的救治过程(包括椎基底动脉闭塞、超时间窗的颈内动脉全程闭塞、困难型主动脉弓等)进行回顾,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在复杂情况下选择性能优异的介入导管(如具有大内腔的NeuronMax导管或GMAX088)建立稳定的治疗通路。

04

点评与讨论

在点评与讨论的过程中,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陈胜利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李敬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殷聪国教授等人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围绕着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领域中存在争议的话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与交流,尤其是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评估、后循环卒中最佳取栓策略探讨、急诊复杂困难病变评估与处理等。

05

总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洪波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感谢各位讲者带来的精彩内容,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而言,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器械选择层面均存在值得探讨的话题。精彩的讲课内容及点评以及热烈的讨论氛围使人振奋与激动。感谢健适医疗提供的机会,也希望健适医疗后续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多的精彩产品促进中国取栓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术专场二

抽吸王者,各抒己健


抽吸王者,各抒己健”这一学术专场,由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康宁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刘亚杰教授作为大会主席,由茂名市中医院黄文国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姬仲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经伦教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史万超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唐宇凤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作为大会主持,特邀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李钊硕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刘曙东教授和东莞市人民医院罗根培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学术内容分享。



01

开场致辞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康宁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刘亚杰教授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尽管急诊取栓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但新型材料、器械及技术的发展将成功应对其所带来的挑战。抽吸取栓是在支架取栓技术后应运而生的机械取栓方式之一,已成为现如今取栓治疗的核心技术,今天的专题会将专门围绕抽吸取栓技术进行探讨,相信大家能从会议中受益良多。此外,健适医疗推出的很多优秀产品也见证了中国器械创新与发展的速度,期待健适医疗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

02

学术内容

01. 匠在抽吸:NICE 抽吸秘籍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

资文杰教授在回顾了取栓技术的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阶段的取栓理念与目标后介绍了NICE技术的定义(长鞘+抽吸导管,如NeuronMAX + ACE68抽吸导管)及其临床意义。随后,资教授讲述了NICE技术的适应症(首选患者:栓塞患者、大负荷血栓、分叉部病变、狭窄基础上合并近端血栓)。在此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及结合病例的形式,资教授详细阐述了如何应用NICE技术成功进行急诊取栓,以及提高NICE技术成功率的要点。最后,资教授总结指出:现代急诊取栓要求采用最简单最快速最安全的方式开通血管,而NICE技术完美契合这一理念。NICE技术中,长鞘(如Neuron MAX)在近端提供稳定强支撑,联合远端大内腔导管(如ACE68导管)抽吸,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升血管开通率, 提升患者良好预后率。


02. 细节制胜:ADAPT技术治疗AIS-LVO策略

——河南省人民医院李钊硕教授

患者良好预后与快速开通血管直接相关;快速开通血管与手术策略相关。筛选合适病例后选择性能优异的抽吸导管进行ADAPT技术抽吸取栓可以使困难病变简单化。李钊硕教授从取栓器械选择要点、取栓器械术中运用技巧以及病例评估筛选等三个不同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ADAPT技术治疗AIS-LVO的成功率。李教授指出:ACE系列血栓抽吸导管所具备的优异的输送性、大内腔的优秀血栓移除力以及安全有效的再通表现使其可以提高ADAPT技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抽”丝剥茧,各抒己健

茂名市中医院黄文国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经伦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资文杰教授等人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经验,针对NICE技术的具体适应征及临床应用时需注意的要点展开了充分的探讨;此外,围绕高效抽吸取栓对抽吸导管的要求以及急诊取栓过程中的器械选择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在论述与交流的过程中力争解决争议,最终目的是改善患者救治效果。


03. 虽远必通:中远段Mevo血管取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刘曙东教授

通过总结相关临床研究报道,刘曙东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远端中小血管闭塞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随后,通过结合7例典型病例,刘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如何评估远端中小血管闭塞是否应该取栓、如何制定取栓策略以及选择如3Max远端抽吸导管等适宜的取栓器械。


04. 利器善工:从ACE68到GT68, 践行ADAPT技术

——东莞市人民医院罗根培教授

罗根培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抽吸取栓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临床对抽吸导管的需求(到位性、管腔稳定性、高血栓移除力);随后,罗教授详细介绍了GT68颅内血栓抽吸导管用于抽吸取栓的临床优势。在此基础上,罗教授分享了成功通过GT68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取栓治疗的病例,通过回顾救治过程,罗教授总结指出:技转自Penumbra的GT68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和ACE68具有同样优异的输送性以及血栓抓取能力,用于抽吸取栓时可高效开通闭塞血管。


“抽”丝剥茧,各抒己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姬仲教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史万超教授和绵阳市中心医院唐宇凤教授等人围绕AIS治疗策略中的热点和难点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包括远端中小血管闭塞评估及血管再通策略选择、抽吸取栓技术在复杂困难病变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大口径抽吸导管在ADAPT技术中的重要临床意义等等。

03

总结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康宁教授总结中表示:思想的碰撞才能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神经介入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这些共同奋战在神经介入急诊治疗领域一线的同道们不能单纯做取栓的“工匠”,而应作为不断学习进步的取栓技术优秀且思想先进的神经介入医生。无论是对最新临床进展,还是对最新医疗器械,都应保持动态更新学习。此外,也期待健适医疗这家走在国产创新之路前沿的公司能够为大家带来更多优秀的产品。




学术专场三

健适培训工坊


01

标准ADAPT操作规范

邢鹏飞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急诊取栓常见的技术以及常见的取栓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邢教授也总结了不同取栓技术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的优缺点。随后,邢教授从器械选择(如何选择导引导管、抽吸导管、抽吸装置等)以及操作细节(抽吸导管位置、抽吸时机等)等方面详细介绍了ADAPT技术的成功关键。在此基础上,邢教授结合急性缺血性卒中模拟器(人工模型),详细讲述了ADAPT技术抽吸取栓的标准流程以及增加取栓成功率的技巧。最后,通过对学员的提问进行详细解答,进一步增加了与会人员对于标准ADAPT技术的理解与学习。

02

疑难会议闭门谈
左1.jpg
中间.jpg

疑难会议闭门谈这一环节,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林教授和上海长海医院邢鹏飞教授作为会议主持,特邀来自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王建民教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胡子成教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蒲圣雄教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李土明教授和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大龙教授作为会议讲者。为大家分别作了精彩的病例报告,这些病例或复杂或具有争议。

与会专家们围绕这些复杂病例进行了反思,也结合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此外,围绕AIS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后循环取栓相关临床研究、远端中小血管取栓相关临床研究以及大核心梗死取栓相关临床研究)、血管内治疗不同策略的优缺点、新型抽吸取栓器械的优劣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等,与会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专家们也围绕AIS治疗策略中的疑点和难点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包括大核心梗死患者的取栓适应症、串联病变的评估与取栓策略、复杂困难病变评估、远端中小血管取栓适应症评估与取栓策略等。内容精彩而丰富。





急诊取栓领域尚存在很多争议,但争议终将愈辩愈明!在热烈的学术交流声中,WSIC 2023健适专题活动圆满结束。会期有限,但神经介入和AIS治疗的探索与发展却永无止境,健适将与神经介入人一起不断创新,开通未来!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