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日发布 | 436阅读

舍近求远,曲径通幽

杜志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达人收藏
病例特点及术前影响

男性,42岁,SAHHH1级,CT提示右侧侧裂内少量出血,影像数据丢失。DSA可见右侧MCA分叉部破裂动脉瘤(1号)及右侧ICA末端未破裂分叶动脉瘤(2号)。

杜志华1.png

图.1

治疗策略
  1. 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本着“能不放就不放支架”的基本原则。1号虽然是宽颈,但纵深较长,弹簧圈可以相对均匀的分布及稳定的成篮,瘤颈处旷置以保护分支动脉,等待二次处理。单微导管栓塞即可。

  2. 2号体积较小,呈分叶状,不使用支架难以栓塞,考虑其尚未破裂,可择期处理。

  3. 2号破裂风险较高,二次手术不易间隔过长,鉴于患者出血较少,可于2周后治疗。

操作过程

全麻肝素化,在临近分支内预置rebar18导管,备用;Echolen10送入瘤腔行大部栓塞,RR2级。

杜志华2.png

图.2

栓塞后行matas试验确认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良好,为二次手术做好准备。

杜志华3.png

图.3

2周后开始口服双抗,达标后行二次手术。双侧股动脉穿刺,分别于双侧ICA内置入6F Guiding,先在右侧MCA下干置入Leo baby2.5-25mm支架覆盖瘤颈,适度推挤保护临近分支(上);待左侧SL-10微导管到达左侧A1后,双侧ICA推注造影剂形成路图(中);经右侧Echelon填塞弹簧圈,左侧SL-10穿过AcoA释放Leo baby 2.5-18mm支架,自右侧M1放至右侧A1

杜志华4.png

图.4

术后即刻影像。

杜志华5.png

图.5

术后随访

术后继续双抗,6月后复查DSA提示两个动脉瘤愈合良好,但由于支架的影响,右侧A1的血流受阻,右侧A2由左侧半球经AcoA供血。

杜志华6.png

图.6

知识回顾与术者体会

这个病例有两个要点,第一个是SAH急性期多个动脉瘤的处理原则:在能确定责任动脉瘤的情况下,优先处理破裂病变,原则上尽量避免使用支架辅助;未破裂的动脉瘤可择期治疗;如果无法确定哪一个动脉瘤破裂,则需要对怀疑的动脉瘤同时处理。

第二点是跨循环建立通路的问题,这里说的跨循环其实是通路需要经过前交通动脉或是后交通动脉(PcoA)的情况。由于AcoAPcoA的管径通常较为细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愿意对其进行骚扰,通常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不得以而为之。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跨交通动脉进行操作,反而会优于常规的方法。比如栓塞A1起始部的动脉瘤(图7A),将支架放在PcoA中或延续至ICA(图7B,将支架自一侧P1放至对侧P1(图7C,将支架放至PICA或延续至VA(图7D)。

杜志华7.png

图.7

Low profile支架时代到来后,可植入支架的血管变得更细更远,释放支架的导管也更细小,这使得跨交通动脉建立通路成为可能,而我们在设计动脉瘤术式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术 者 简 介

微信图片_20220905183043.png

杜志华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主任医师,神经介入专业硕士

  •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学部神经介入科主管

  •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 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进修与培训基地学员培训专家组成员

  • 师从国内著名神经介入专家李宝民教授;2003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2006年开始从事神经介入诊疗工作;在《Neurology》等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近20分。



微信截图_20220905183229.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杜志华 教授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END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