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发布 | 180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Atlas病例集 | 刘赫:Atlas T型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

刘赫

北京朝阳医院

达人收藏
史塞克.png

2020年

Atlas开环小径支架全新上市

“革新输送,智能贴壁”

开启了辅助支架的新纪元

术者使用经验分享

实战与理论相结合

Atlas病例集锦开启


部位:

ACoA


术式:

Y/T支架

特点:

三微导管

细小血管

定位准

宽颈动脉瘤

患者基本信息

  • 患者男性,62岁。

  • 主诉:因“头痛”2周来诊。

术前影像

CT及MRA:前交通动脉瘤。

造影显示:右侧Acom宽颈动脉瘤,大小约为7.5mm×10.5mm,动脉瘤底有双侧凸起,动脉瘤瘤颈宽,双侧A2段自动脉瘤侧壁发出。右侧A2起始直径1.7mm,左侧A2段起始部直径1.4mm。BOT试验显示左侧A1段不显影。


手术耗材

  • 鞘:6F 90cm 长鞘

  • 中间导管:6F 115cm中间导管

  • 微导管:Echelon-10

  • 微导丝:Synchro 14

  • 支架:

    Neuroform Atlas 4mm×21mm

    Neuroform Atlas 3mm×15mm

  • 弹簧圈


手术过程

右侧Echelon-10瘤内成袢送入A2段,并解袢。

左侧Echelon-10瘤内成袢送入A2段,并解袢。


填入首枚10mm×30cm弹簧圈。


接续填入2枚9mm*30cm弹簧圈,再调整微管位置,送入4mm×12cm、4mm×10cm、3mm×8cm、2mm×6cm弹簧圈。 


置入第一枚Atlas支架 3mm×15mm


置入第二枚Atlas支架 4mm×21mm


术后情况

造影示“T”型支架左侧Atlas支架 3mm*15mm 、右侧 Atlas支架 4mm*21mm,动脉瘤致密栓塞,不显影。双侧A2段显影良好。


术者体会

  1. Atlas支架是低剖面,使用0.017"微导管输送。当栓塞系统需要三套同时在A1段内存在时,可以减少动脉管腔的血流阻碍效应。另外相比其他支架,需要0.021"甚至0.027"导管输送,在动脉瘤内成袢时有较低的动脉瘤壁压力,可以减少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性,减少灾难性结局的发生。

  2. Atlas支架是激光雕刻开环支架,在不同直径动脉内释放时,短缩及延长非常微小。可以在释放之前,准确预估其完全放开后尾端的位置,支架组合能否形成完美“T”型,完全覆盖动脉瘤颈部非常重要。

  3. 在做“T”型支架时,两条支架释放的先后顺序各有千秋。本病例是先释放“竖”后“横”,这样可以是使“竖”支架尾端不受干扰地充分张开,“横”支架和前者充分贴合。


手术指导

刘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介入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神经外科博士、博士后。 

主要从事神经介入出血及缺血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任中国健康促进学会主动健康分会副会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日神经外科学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学分会常务理事、青委副主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脑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中国医刊》杂志编委;发表SCI(包括BRAIN)等论文35篇;国外国际会议发表18次;承担科研课题6项;曾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奖。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