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5日发布 | 260阅读

卒中康复-容易忽视的短板(推荐六个宣教动画)

张凌云

长沙市第四医院

达人收藏

众所周知,我国卒中发病率全球第一,有五分之二的中国居民一生会经历不同类型的卒中。其中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出血性卒中占比25-55%,也是全球最高。在中国的脑卒中(中风)患者中,70-80%的人将因为中风后遗症偏瘫、语言和吞咽功能的丧失而失去自理能力。


而在日本,65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群体中,有一半以上的概率恢复行走,接近一半的概率恢复日常生活;在小于65岁的患者群体中,行走和恢复以往生活的人数均大于60%。


在2017年7月8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上,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日本浅川哲也博士发文指出中日卒中后康复的巨大差距。


浅川哲也认为,日本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体制以及优秀的中风康复体制,使卒中患者能在早期得到合理及时的康复治疗,这是与中国预后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


具体的区别,通过下面的表格可以发现,日本在高龄人群特设了照护保险;并建立了包含社区,康复医院,保险,护理服务等诸方面高效立体的康复体系;并且大量的培育相关的人材。


1.png 


实际上,在医疗控费越来越严格的我国,康复医学作为和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的重要组成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仅仅凭借医院,很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这样一个短期不能见效益的科室。所以,作为卒中患者的负责医生,除了利用现有的康复条件帮助患者,且能将康复理念和知识有效地传递给患者同样重要。


加拿大制作的6集卒中宣教视频对患者及照护者面临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精心的讲解和指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健康宣教样板。有助于患者从生理、心理度过人生巨大的打击,重返家庭甚至社会。


换而言之,医生可以给患者提供的不仅仅是安全有效的医疗行为,也包括尊重和关心,有效的指导。


第一部分:卒中简介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第二部分:卒中后的康复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第三部分:中风后的吞咽和沟通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第四部分:中风后的调整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第五部分:中风后的日常生活功能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第六部分:中风后向社区的过渡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未命名码.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