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1日发布 | 239阅读

克-雅病,我国有获得型的吗?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

达人收藏

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既往又称为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或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1920年和1921年分别由Creutzfeldt和Jakob首先报告,并由此而命名。克-雅病按病因可分为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sCJD)、遗传型克-雅病(genet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gCJD)、获得型克-雅病(包括医源型克-雅病及变异型克-雅病)。



其中sCJD最为常见,约占85%;gCJD在同系血缘亲属中具有聚集发病现象,其确诊依赖朊蛋白基因(prion protein gene,PRNP)检测出特定致病位点突变,占5%~15%;其余为获得型克-雅病。按照国际发病率(1~2)/100万计算,我国克-雅病每年发病约1400~2800例。



截至目前,我国尚无获得型克-雅病的病例报告,故本指南仅针对sCJD和gCJD两种亚型。


sCJD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主要的假说是通过20号染色体的短臂上编码PRNP的体细胞突变或内源性起源的正常细胞型朊蛋白(cellular prion protein,PrPC)自发地错误折叠成致病型朊蛋白(scrapie prion protein,PrPSc)。


gCJD是由于PRNP特定致病位点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www.hgmd.cf.ac.uk/)中,目前已报告的与gCJD相关的致病基因达30余个,包括点突变、八肽重复区序列的插入和缺失。



在报道的中国人群中,克-雅病可见于成人各年龄段(18~87岁),中位年龄60岁左右,好发于50~70岁,尚无儿童发病的报道;克-雅病无性别倾向,男女发病比例相近。



克-雅病多呈亚急性起病,也可以急性起病,呈卒中样发作,疾病快速进展。一般无明显诱发因素,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快速进展性痴呆,同时伴有共济失调、锥体系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肌阵挛、视觉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群。该疾病不可治,患者常在数月内死亡。





END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