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叉神经痛(TN)、面肌痉挛 ( HFS ) 以及舌咽神经痛(GN) 等脑神经疾患从病因学上可分为原发性(或称特发性)和继发性(或称症状性)。以往临床上将找不到明确病变的颅神经疾患称为原发性颅神经异常兴奋综合征(hyperactivedysfunction syndrome,HDS),占临床颅神经疾患的大多数;继发性 HDS 是由相颅神经本身或邻近组织结构存在明确器质性病变的类型, 可继发于颅内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脱髓鞘等。据报道,约1%~9.9%的 TN 与桥小脑角(cerebell o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相关,仅约 1.0%的 HFS 与 CPA 区肿瘤相关, 而 GN 本身发病率极低,CPA 肿瘤继发性 GN更是少有报道。
2022年3月17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赵长地医师团队完成一例胆脂瘤继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疗,报道如下:
患者济宁鱼台县人,69岁男性,因“左面部阵发性疼痛3年”入院,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每日6片,效果尚可,但出现胃部不适症状不能耐受。
2014年曾因“左咽部发作性疼痛4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调阅既往病历资料,发现患者4年前因左侧咽部、舌根部、耳道深部发作性剧烈疼痛就诊,术前MR:左侧桥小脑角区及鞍上池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DWI稍高信号,相应左侧桥小脑角池增宽,病变沿环池向后生长。考虑胆脂瘤可能。(影像图片缺失) 行左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包绕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压迫外展、舌咽、迷走神经肿瘤少部分沿长至幕上,分离神经血管后分块全切肿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疼痛未在发作。)

MR:脚间池-鞍上池异常信号胆脂瘤可能,左侧三叉神经走行区小片状DWI高信号,胆脂瘤待排。
经科室讨论后决定行左侧颞下岩前入路颅底病损切除术。

手术视频








术后视频
手术顺利,患者目前恢复良好,病情平稳,未诉疼痛。
该患者肿瘤分布于桥小脑角、脚间池、鞍上池,分布范围广、手术难度大。
济宁一院功能神经外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展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40余年,年手术量达800+台,经验丰富,愿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