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约翰逊在一次卡丁车事故中摔断了脖子,导致他的肩膀以下几乎完全瘫痪。他比大多数人都更加清楚这种高位截瘫的境况。几十年来,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护理瘫痪患者。“非常的无助”他说,“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我身上时,我什么也做不了,没办法做什么或者付出任何努力。”








专栏专家
杨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中共党员,退役军官(文职4级,技术7级)。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医学博士(2002-2010年),博士后(2015-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主任医师(2019年-)。
十余年来依托团队平台,聚焦于意识障碍疾病的系统诊断、预后预测和神经调控治疗,以及脑机接口新型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在“昏迷与意识障碍领域”近5年Scholarly学术排名中,亚太地区排第二,全球排第十六。
2018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9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个人三等功,2021年入选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青年学者,北京脑重大研究院特聘教授,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22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同年获得树兰医学青年奖提名,亚太Hygeia女神经外科医生奖。2023年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曾获“为兵服务十佳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防创新特区项目、北京自然基金项目、博士后基金等15项项目,主要参与项目15项,总科研经费近千万。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共同)发表SCI论文 16篇,最高影响因子9.893;中文核心25篇。主译《意识障碍:脑功能与响应性》,副主译《昏迷与意识障碍》,参编参译专业书籍十余本。获得意识障碍应用领域专利4项。担任多部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神经网络重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委员,中国脑机接口产业转化联盟委员,中国康复学会颅脑创伤与修复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认知与神经调控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慢性意识障碍学组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秘书等多项学术任职。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