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5日发布 | 682阅读

ISC2023 | Paola De Rango女性卒中纪念会议:导致近期及远期卒中后性别差异结果的社会因素

顾思纯

上海龙华医院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年2月8-11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卒中大会(ISC2023)在美国达拉斯盛大开幕。为及时了解国际卒中领域学术前沿动态,提升我国卒中治疗水平,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3进行时》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组成解读团队(张颖影、袁正洲教授组稿;卢旺盛、温昌明、王浩教授及文婉玲、张小曦、陈成伟、顾思纯、张鹏医师撰稿),为您深度解读ISC2023最新动态和亮点。感谢加奇生物对本次栏目的支持!


症状性非狭窄性颈动脉病变的概论


Waleed Brinjikji 美国梅奥诊所



Tracy Matson教授概述了近期及远期卒中后性别差异结果研究中的常用研究结局指标:包括1)神经功能缺损(mRS,Barthel,Katz量表等);2)生活质量(EQ5d,SSQOL,SF36,QOL35,SIS-16,WHO QOL-BREF等);3)病死率;4)自我报告结局(utility-weighted mRS,PROMS-10 Global Health Form等);5)以及卒中后情绪、认知功能、疲乏、返岗情况等。她指出,在卒中后性别差异结果的研究中,患者卒中前神经功能值得关注,可将pre stroke mRS的具体评分作为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并对研究结局指标进行分层。Tracy Matson教授指出,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相对男性患者,女性面临更高的不良预后结局及低生活质量风险,更容易在远期发生疲乏症状。


Tracy Matson教授进一步总结了导致以上近期及远期卒中后性别差异结果的因素包括pre stroke mRS评分、婚姻状况、卒中严重程度、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BMI、教育程度、是否合并心衰及TIA等。最后,Tracy Matson教授提出患者自我报告结局、性别、卒中前的体力情况、社会精神因素、认知功能、康复等方面有待在未来卒中研究中积极研究。



卒中康复实验研究的进展与挑战


Adviye Eurgo 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

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由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构成,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细胞、基底膜以及细胞外基质,是Paola De Rango在卒中康复实验室研究中创新性使用的研究指标。Adviye Eurgo指出,鉴于脱离NVU概念的“神经保护”(neuroprotective strategy)理论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NVU及其相关概念日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Adviye Eurgo教授进一步展示了性别、糖尿病及高血压对卒中动物模型的影响。糖尿病显著增高卒中后的NVU丢失、血管损伤程度、认知障碍及死亡率,糖尿病雌鼠具有更高的出血转化风险,而不合并糖尿病的雌鼠的卒中后神经功能更好。在雄鼠和雌鼠中,糖尿病诱发NVU血管损伤或影响内皮细胞健康,卒中则进一步触发炎症级联导致内皮细胞死亡及NVU之间的生物信息传递障碍,这一过程在雄鼠中更为突出。去铁敏(Deferoxamine,DFX)可改善卒中动物模型的NVU损伤,血管丢失及认知障碍。血管紧张素系统对高血压卒中模型的卒中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2 receptor,AT2R)的刺激可减少NVU的丢失,并改善神经功能。最后,Adviye Eurgo教授指出,卒中后的社交互动对认知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性别对卒中后神经影像学的影响


Cheryl Carcell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研究性别对卒中后神经影像的影响意义重大,有助于重新评估治疗目标并扩展精准医学。Bonkhoff等学者在2021年及2022年的研究中显示,急性卒中严重程度相关的病变模式中存在性别差异。尽管女性和男性的总损伤量相当,但女性的特点是更广泛和更明显的皮层下病变模式。其中,左半球的后循环病变包括海马体、梭状回、舌回、枕叶可导致女性更高的卒中症状严重程度。



Lagebrant等学者在2022年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中显示,女性具有中等或良好侧枝循环的占比高于男性,而在具有中等或良好侧枝循环的患者中,男性的mRS 0-2占比显著高于女性。DEFUSE 3试验中,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较男性,梗死核心体积(女性:8.0ML,男性:12.6ML)及缺血半暗带更小,低灌注比例(女性:0.31,男性:0.39)更低,提示女性的侧枝循环更佳。WAKE-UP试验中,侧枝循环的影像学评估及阿替普酶的临床效果中无明显性别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该试验中招募的女性患者显著少于男性患者,受试者未能得到充分的临床随机化。LESION试验中,女性更倾向于符合试验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24小时内血管再通治疗的条件(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大血管闭塞、灌注成像中的局部缺血灶、或灌注及梗死灶的不匹配),且此差异性可延伸至48小时。一项由Sandset等学者在2022年发表的研究显示,在脑出血事件中,相较男性患者,女性的基线年龄更高、NIHSS评分更高、血肿体积更小。最后,Cheryl Carcell教授未来性别对卒中后的结局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社会孤立和孤独对健康的影响结果


Jungan Kim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社会孤立可以被定义为缺乏或不经常社交的客观状态,孤独是个体主观感知到的孤立,均会增加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的发病率。社会孤立和所有导致男性死亡率之间的联系比女性更强,低社交背景与男性烟酒史和心血管动力显著相关,但与女性无关。老年女性面临更高的社会孤立风险,在80岁的人群中,51%的女性独居,男性独居比例约为30%。



因此,女性卒中患者完成急性期护理治疗后,康复过程中面临着缺乏社会支持的风险。Jungan Kim指出,可以尝试行为、心理和生理途径(如提供健身计划、健康饮食行为、积极的评估、治疗和预防方针)来减少社会孤立。



END


解读专家


顾思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博士。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顾思纯 博士学术主页


领衔解读专家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南方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执委;2011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主席;2016/2021 WLNC主席;东亚神经介入大会(EACoN)主席;脑医汇-神介资讯主编。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刘建民 主任学术主页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