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8-11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卒中大会(ISC2023)在美国达拉斯盛大开幕。为及时了解国际卒中领域学术前沿动态,提升我国卒中治疗水平,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3进行时》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组成解读团队(张颖影、袁正洲教授组稿;卢旺盛、温昌明、王浩教授及文婉玲、张小曦、陈成伟、顾思纯、张鹏医师撰稿),为您深度解读ISC2023最新动态和亮点。感谢加奇生物对本次栏目的支持!
症状性非狭窄性颈动脉病变的概论
Waleed Brinjikji 美国梅奥诊所
症状性非狭窄性颈动脉病变的卒中复发风险与药物治疗
Joseph Schindler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降低LDL的代谢、减少T细胞炎性浸润、细胞外膜及内皮细胞膜基质的重塑是颈动脉疾病中针对血管炎症治疗中的核心。他汀类药物、PCSK9抑制剂、ACE抑制剂、抗血小板药物对其有积极意义,可使用抗血小板和强化他汀类药物作为初始治疗策略。
症状性非狭窄性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Wei Zhou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Wei Zhou教授指出,全面评估颈动脉斑块的狭窄性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动脉超声检查中,ICA PSV>230cm/s、ICA EDV>100cm/s或ICA/CCA比值>4被认为重度颈动脉狭窄。
ESUS占缺血性卒中事件的20%,而40%的ESUS患者具有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积极的MRI及CTA检查有助于对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的监测。Wei Zhou教授认为,症状性非狭窄性颈动脉病变的治疗应该包括血管介入及神经认知功能的评估。

解读专家
顾思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博士。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领衔解读专家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南方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执委;2011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主席;2016/2021 WLNC主席;东亚神经介入大会(EACoN)主席;脑医汇-神介资讯主编。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刘建民 主任学术主页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