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9日发布 | 1269阅读

ISC2023 | AIS静脉溶栓的转化研究进展——从临床问题回到临床

文婉玲

解放军第306医院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年2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卒中大会(ISC2023)在美国达拉斯盛大开幕。为及时了解国际卒中领域学术前沿动态,提升我国卒中治疗水平,脑医汇-神介资讯延续打造《ISC2023进行时》栏目,每日精选数个主题,特邀刘建民教授携手中国卒中领域青年才俊组成解读团队(张颖影、袁正洲教授组稿;卢旺盛、温昌明、王浩教授及文婉玲、张小曦、陈成伟、顾思纯、张鹏医师撰稿),为您深度解读ISC2023最新动态和亮点。感谢加奇生物对本次栏目的支持!


现有纤溶药物的局限以及改变之路











目前静脉溶栓对大动脉栓塞的再通率较低,且全身性出血并发症也不可忽视,为了克服这两点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有如下研究及进展:


对17例患者脑血栓进行rtPA体外溶栓,以实时血栓重量为溶栓有效性评估指标,结果发现只有1例血栓在3小时内被完全溶解,3例重量只减轻了不到20%,其它血栓溶解程度高低不等。脑血栓的组织病理研究发现: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体外溶解率显著高于血小板为主的血栓。红细胞为主的血栓往往由纤维蛋白交织而成,且局部较为疏松;而以血小板为主血小板密集处血栓结构较为紧密,常常构成血栓的“外壳”,除血小板、纤维蛋白外,还有大量vWF(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NETs(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参与。


以vWF为靶点(Denorme F et al. Blood, 2016)——vWF参与血栓形成、稳定和扩增的全过程。在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实验中,采用BB-031(vWF分解剂联合rtPA),血栓的完全溶解率可达75%,显著高于单用rtPA组(~23%)及对照组(~9%),且大鼠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在更大型的动物犬颈动脉血栓模型中,BB-031组15分钟血栓完全溶解率为60%,而单用rtPA组及对照组均为0%。此外,再通率呈剂量依赖性(1mg/kg组高于0.5mg/kg组)。采用逆转剂(BB-025)可在5分钟内完全逆转BB-031的溶栓效果(以上数据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


以NETs为靶点——NETs是由H3Cit点缀的DNA网状结构,具有有潜在的促炎、促栓、促凝作用。脑梗死患者血栓中NETs含量高低与临床预后(mRS评分)好坏显著相关(Novctny et al. Neurology, 2020)。体外及动物实验均证明,rtPA联合DNA酶可降低rtPA抵抗的发生率(Laridan et al. Annals of Neurology, 2018),同时不增加甚至降低脑出血风险。从机制上说,DNA酶可能通过阻断tPA激活NETs形成-小胶质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的途径降低rtPA对血脑屏障的损害(Wang et al. Blood,2021)。目前已有两项针对NETs或DNA酶改善脑动脉再通的二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当中(NCT04785066, NCT05203224)。


以血小板为靶点——通过血小板途径提高静脉溶栓效果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具体位点及药物包括GPⅠb(血小板活化,Anfibatide)、GPⅥ(血小板黏附,Revacept/Glenzomicab)、GPⅡb/Ⅲa(血小板聚集、血栓扩增以及纤维蛋白沉积,Abciximab/eptifibatide/tirofiban)、P2Y12(血小板活化、聚集,Cangrelor)以及凝血酶(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形成和沉积,Argatroban)等。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有MOST(Argatroban/Eptifibatide/安慰剂+tPA/TNK)、ACTISAVE(Glenzocimab+tPA)、REPERFUSE(Cangrelor治疗经影像选择的取栓患者)。大多数研究正处于对最佳剂量的探索和安全性评估阶段。


其他思路,纤溶瀑布中的“刹车片”——a2AP是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也是保持内源性纤溶处于低水平的重要物质。同时,a2AP也可以通过ⅩⅢa因子及TAFI途径减少纤维蛋白的降解。当血液中外源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如rtPA/TNK)水平升高时,a2AP被大量消耗,全身纤溶系统瀑布式激活而不单是血栓处,因此容易发生全身性出血性并发症。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体内,a2AP会通过激活微血栓形成,促进炎症反应,加剧血脑屏障破坏以及直接造成脑损伤而加重病情。先天缺乏a2AP的个体血栓可在体外自行溶解,且无一例发生颅内出血,但在创伤后出血更为严重。TS23是在研的a2AP活性抑制剂,已通过动物毒性试验及Ⅰ期安全性临床试验和生物标记物有效性试验。正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有用于肺栓塞治疗的NAIL-IT研究(NCT05408546)及急性缺血性卒中的SISTER研究(试验号未提供)。


a2AP在纤溶系统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END


解读专家


文婉玲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领衔解读专家


刘建民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全军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卒中中心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南方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神经介入大会(WLNC)执委;2011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主席;2016/2021 WLNC主席;东亚神经介入大会(EACoN)主席;脑医汇-神介资讯主编。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刘建民 主任学术主页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