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院神经内科的Kun He Lee等对脑出血患者去铁胺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脑室大小的早期变化作为PHE增长和质量效应、脑室内出血和脑积水的复合指标,是否比单独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指标更准确地预测患者预后。结果发表在2022年6月的《Neurocritical Care》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ee KH, et al. Neurocrit Care. 2022 Oct;37(2):455-462. doi: 10.1007/s12028-022-01532-0. Epub 2022 Jun 8.】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去铁胺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双盲的二期临床试验。研究者从该试验中提取相关数据进行事后分析:包括基线和72-96小时后CT扫描资料;90天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与PHE和VS变化的相关性;30天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与PHE和VS变化的相关性。对每个变量拟合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并校正相同的混杂因素。
研究结果
该研究在排除需要外部脑室引流者后,最终纳入248例ICH患者。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女性、GCS评分低和基线体温低、脑出血体积大、周围脑组织水肿绝对体积大、就诊时水肿延伸距离大、周围脑组织水肿相对体积和水肿延伸距离变化小以及脑室大小增加与不良预后相关。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脑室体积增大与90天(OR=0.927;95%CI,0.866–0.970;p=0.001)和30天(OR= 0.931;95%CI,0.888–0.975;p=0.003)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的概率降低相关。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该项使用标准化影像学和功能评估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进行事后分析,并没有发现PHE测量值与预后之间的显著关联,但证实VS早期扩张与临床良好预后率低独立相关。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