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发布 | 943阅读
脑血管外科

慢性硬膜下血肿行脑膜中动脉栓塞术后,可不服他汀类药物

张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

郑锋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达人收藏




































































































































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促进血肿消退。但迄今未有他汀类药物改善脑膜中动脉栓塞后cSDHs患者疗效的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神经外科的Steven B. Housley等对此开展研究,结果发表于2022年10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Housley SB,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2 Oct 12;S1878-8750(22)01433-4. doi: 10.1016/j.wneu.2022.10.027.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s)经引流术后仍有高达30%复发率,其病理机制可能因与炎症相关的新生血管异常生成和纤溶失衡,以及炎症环境中的未成熟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渗出的反复循环。因而脑膜中动脉栓塞术(MMAE)成为选择性病例的辅助或首选方案。近年来,发现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促进血肿消退。但迄今未有他汀类药物改善脑膜中动脉栓塞后cSDHs患者疗效的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和医学院神经外科的Steven B. Housley等对此开展研究,结果发表于2022年10月的《World Neurosurgery》杂志。


研究方法



作者将其所在医疗中心cSDHs数据库中从2016年1月至2022年4月间进行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的46例cSDH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纳入标准:有栓塞手术前1天的基线CT平扫(NCCT);有栓塞手术后3-12周至少1次的NCCT。基于术前基线和最后一次随访的NCCT扫描资料计算患者cSDHs血肿体积,并根据入院时服药情况,比较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未接受他汀类治疗的cSDHs患者的血肿体积、体积减少量、血肿消退速度和复发等情况。


研究结果



46例含50侧大脑半球cSDHs患者中,17例患者含18侧cSDHs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29例患者含32侧cSDHs未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服用他汀类药物组患者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组(64.7%:31%;P=0.03),但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合并症、药物使用、血肿厚度、CT轴向和冠状位血肿直径以及基线血肿体积相似(P>0.03)。此外,两组患者手术至最后一次随访NCCT扫描时间间隔相似。两组患者的cSDHs血肿体积减少量、末次随访血肿体积、血肿消退速度、血肿完全消退率和复发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论



总之,作者的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单一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的cSDHs,他汀类药物似乎不影响血肿的消退。作者认为,阻断硬脑膜血流供应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可能不大,他汀类药物仅对保守治疗或引流手术治疗的cSDHs患者有益。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