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o等发现69%TSS患者在颈椎减压手术后,下肢或腰背症状得到改善,而且颈椎减压术后腰椎管狭窄症状改善与颈椎病严重程度相关。然而,影像学表现的相关风险因素尚不确定。为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蔡卫华教授等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于2022年10月《European Spine Journal》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Wang Z, et al. Eur Spine J. 2022 Oct;31(10):2769-2776. doi: 10.1007/s00586-022-07295-8. Epub 2022 Jul 11.】
串联型椎管狭窄(Tandem spinal stenosis,TSS)是指两个不同区域节段的椎管狭窄,常发生于颈椎和腰椎。TSS的临床特征为间歇性神经源性跛行、进行性步态障碍以及上肢和下肢合并的脊髓病和神经根病。由于多处椎管狭窄引起症状混合,造成TSS诊断和治疗的困难。治疗后没有改善时,才发现另一区域节段的狭窄。有研究表明,多区域节段椎管狭窄的发生率在5~60%之间。TSS在临床上不罕见,老龄化也增加颈椎和腰椎管串联型狭窄症的发生率。
TSS治疗的复杂性在于必须决定首先治疗颈椎还是腰椎。既往研究比较TSS患者先行颈椎手术(prioritizedcervical surgery)或腰椎手术(prioritized lumbar surgery)的结果,发现一期颈椎手术后腰椎的再次手术率低于一期腰椎手术后颈椎的再次手术率。此外,Kawakita等认为首次行颈椎手术可缓解腰背部和下肢的疼痛症状,可以不行腰椎减压。然而,对TSS患者是否应先行颈椎减压手术的研究仍较少。Taro等发现69%TSS患者在颈椎减压手术后,下肢或腰背症状得到改善,而且颈椎减压术后腰椎管狭窄症状改善与颈椎病严重程度相关。然而,影像学表现的相关风险因素尚不确定。为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的蔡卫华教授等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发表于2022年10月《European Spine Journal》杂志。
研究者回顾2015年至2019年因TSS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资料。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颈部神经根病或脊髓病,并伴有下肢的麻木或疼痛。74例TSS患者颈椎先手术,术后随访超过2年。将颈椎减压术后下肢症状有无改善分为改善组和未改善组。分析患者的病历和放射学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颈椎和腰椎参数。改善组再根据下肢症状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行颈段和腰段的MRI-T2W成像;其颈椎放射学参数,包括后纵韧带骨化及压迫率、横截面积、MRI-T2W高信号和颈椎狭窄指数;腰椎放射学参数,包括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狭窄水平和腰椎狭窄指数。
研究结果发现,52例(70.1%)先行颈椎手术患者的下肢和下背部疼痛麻木等腰椎症状得到改善;比较改善组与未改善组的差异显示,患者基本病情症状无显著好转,颈椎参数无显著差异。随访发现,52例改善组患者中,28例(53.8%)病情稳定,24例(46.2%)症状复发,其中8例行腰椎减压手术。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变化发现,马尾神经冗余征(p=0.029)、狭窄节段数(p=0.042)和腰椎狭窄指数(LSI)(p=0.003)等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SI>10(p=0.016)与腰椎症状复发独立相关,而RNR和狭窄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最后研究者指出,LSI>10与颈椎手术后TSS患者腰椎症状复发相关。作者认为,如果影像学的LSI>10而且腰椎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一期进行颈椎和腰椎联合手术。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