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发布 | 530阅读

DOC联盟交流会(9):《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再意识障碍中的应用》汇报

司娟宁

达人收藏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司娟宁教授的汇报,内容是《近红外脑成像技术在意识障碍中的应用》,相关的研究报告:


Li M, Yang Y, Zhang Y, Gao Y, Jing R, Dang Y, Chen X, He J# and Si J#. Detecting Residual Awareness in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n fNIRS Study. Front. Neurol. 2021, 12:618055.


李梦,杨艺,高宇航,党圆圆,夏小雨,陈雪玲,魏微,何江弘,司娟宁.基于任务态功能近红外成像检测微意识状态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18(5):489-494. 








































司娟宁老师对此工作的点评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检测组织血氧变化的光学脑成像技术。与fMRI相比,fNIRS无创便携、可同步测量脱氧、含氧及总血红蛋白的浓度变化,从多角度精细化分析意识障碍患者的脑活动变化。另外,fNIRS不受颅骨金属修补物和电刺激器植入物的影响、可长时程连续重复测量,有利于构建意识恢复过程中的大样本数据库。fNIRS因其独特优势,有望作为fMRI的重要辅助手段为临床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分级、疗效评估、及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

     

何江弘教授对此工作的点评


对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行为观察是发现意识迹象的主要方式。但临床要观察到意识障碍患者的自主行为是相当困难的,而查体又常受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气管切开、觉醒水平波动的影响,模棱两可的响应又因体力快速耗竭而无法确认。一般的检查技术因不能做到实时检测,给发现意识水平变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采用近红外技术可以提供比fMRI技术更高的时间分辨率的血流动力学信号,对运动伪影具有良好的容忍性;并且可穿戴式fNIRs设备变得更小、更轻;对于身体运动具有更好的耐受性。fNIRS系统可以进行床旁连续的监测,便于研究治疗过程中脑部的变化,有助于运动想象脑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由于光学组件不会干扰电磁场,非常适用于多模态成像,也不受各种神经调控治疗的影响,以收集与神经血管耦合相关的更完整信息。实时、便捷、干扰小,主动范式和被动范式的广泛应用,使得近红外技术,成为了意识检测和意识输出的有利武器。


(杨艺 编辑整理)

(yangyi_md@bjtth.org)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3&channelTitle=功能&mpId=729&ocsId=787.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功能”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