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卒中危害大,但可防可控。本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李焰生教授带来脑卒中的相关科普。
“脑卒中”在传统中医里叫“中风”,它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导致脑部急性神经功能损害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的“可怕之处”
发病率高: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是脑卒中的高发群体。
致残率高: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就算治疗及时,也会有30%-50%的脑卒中幸存者仍可能复发或者面临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残疾、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死亡率高:急性卒中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种情况,脑出血死亡率大概为30%-40%,脑梗死的死亡率大概为10%,相对较低,但致残率也很高。
负担率高:脑卒中因其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使得存活者留下了功能残疾,严重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治疗及后期护理所需要的医疗费用、时间成本等,也会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性高、死亡率高、负担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进一步加强社会对脑卒中的认知和重视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预防脑卒中?
面对脑卒中,预防和避免发病极为重要,而且9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李焰生教授介绍,预防脑卒中发病,一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要定期检查,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防治脑卒中。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一旦发生脑卒中,应该做到尽早识别,及时就诊。卒中的救治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尤其是急性脑卒中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常见早期症状包括:
突然出现口眼歪斜,吐字不清
一侧肢体无力或者肢体麻木
行走不稳,摇摇晃晃像醉酒一样……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发现有以上任何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可通过急诊评估对患者尽快进行溶栓、取栓、手术等方式进行救治,从而降低致残及致死率,少一分延误,多一分康复。

李焰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疼痛与感觉障碍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理事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头面痛学组副组长

线上咨询
患友可以在脑医咨询【找医生】服务脑血管病-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病种分类下,找到对应专业方向的医生进行咨询哦!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