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4日发布 | 664阅读
脑血管外科

RNase A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

张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

陈晓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刘创宏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nton Früh等采用小鼠SAH模型研究NETs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模式,探究RNase A对NETs形成的潜在调控作用,结果发表于2021年9月的《Frontiers in Physi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Früh A, et al. Front Physiol. 2021 Sep 16;12:724611. doi: 10.3389/fphys.2021.724611. eCollection 2021.


研究背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致死率、致残率很高的临床急症。有研究表明,继发性脑损伤与先天性免疫反应有关,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aSAH相关神经炎症中可能发挥作用。在小鼠SAH模型中,RNA是NETs形成的参与者,核糖核酸酶A(RNase A)可调控NETs产生。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医学院神经外科的Anton Früh等采用小鼠SAH模型研究NETs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模式,探究RNase A对NETs形成的潜在调控作用,结果发表于2021年9月的《Frontiers in Physi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研究者将81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假手术对照)、SAH组(线刺法出血)。造模后24h进行MRI检查,排除脑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等。SAH组动物静脉注射RNase A(42μg/kg),对照组动物注射生理盐水;利用免疫荧光染色(IF)技术进行组织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检测蛛网膜下腔(SAS)和脑实质中的NETs表达丰度。在临床研究中,作者收集aSAH患者出血后第1、2、7和14天的脑脊液和血液样本,采用Sytox Green定量法检测aSAH患者的NETs表达量。


研究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SAH出血后第1天,出血同侧SAS中NETs生成水平上升。随着时间推移,NETs在出血同侧和对侧也逐渐增多,并于出血后第14天在脑室周围组织达到顶峰。临床观察试验中发现,aSAH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样本中,NETs也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在出血后第7天达顶峰。应用RNase A可显著减少基底节区、皮质和脑室周围组织区的NETs积累。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aSAH后NETs形成始于出血同侧蛛网膜下腔,随时间推移14天内逐渐扩散到基底节区、皮质和脑室周围区域。静脉注射RNase A可显著降低脑组织的NETs含量,提示在aSAH后RNase对先天性免疫反应起潜在的调控作用。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