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4日发布 | 1566阅读
神经介入-狭窄

Cosine™ Time丨6F Cosine™远端通路导管经右桡入路行椎基底动脉球囊扩张一例

管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袁永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付晓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Cosine™远端通路导管是艾柯医疗首款获批NMPA的产品。

  • 头端显影高分子聚合物设计,无金属材料,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前端无冗余结构,在DSA下所见即所得。

  • 产品兼容性佳,0.071''大内腔可兼容0.027''内径的Sine™27微导管和部分0.017''内径的微导管,减少双穿刺。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关于Cosine™





01


临床信息


基本信息:女患,57岁,发作性头晕、言语不利2天,加重7小时。


现病史: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言语不利,呈发作性,每次持续时间不等,可自行缓解,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抽搐、昏迷等症状,病后于当地医院行磁共振示:脑内多发缺血灶,血管间隙。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病变。7小时前上述症状持续性发作不缓解,伴右侧面部麻木,下肢无力,现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头晕查因”收入我科。发病以来,精神状态一般,食欲正常,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减轻。


既往史:既往“脑梗死”6月,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至我院查头MRI提示“左侧小脑半球梗塞”,头MRA提示双侧颈内动脉眼段、右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双侧椎-基底动脉多处管腔局限性狭窄,完善头颈CTA示“基底动脉局部管腔重度狭窄,双侧大脑后动脉管腔纤细、多发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较对侧纤细,V1-V2段闭塞,右侧颈内动脉管腔中度狭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钙片”药物治疗。患“高血压”病史30年,血压最高160/?mmHg,平时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患“间质性肺炎”病史3年,平时口服“泼尼松片10mg、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雷公藤、复方环磷酰胺”治疗。无心脏疾病病史,无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疟疾病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计划免疫接种,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


术前影像资料


02

术前CTA:脑动脉硬化伴多发狭窄及闭塞,后循环尤重,右侧椎动脉V4段及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左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


术前HRMRI:桥脑梗死。


术前HRMRI:右侧椎基底动脉管壁增厚,明显强化。


脑血管造影:R-CCA左侧颈内起始部及床突段轻度狭窄,后交通纤细,左侧颈外经侧枝吻合向左侧椎动脉代偿供血。


脑血管造影:R-CCA右侧颈内起始部及C3-C5长段轻度狭窄,后交通纤细。


脑血管造影:L-VA颅外段闭塞,颅内段主要有左侧颈外代偿供血;R-V4段及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03


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1.右侧椎基底动脉多发重度狭窄

2.脑梗死

3.左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

4.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5.间质性肺炎



治疗策略

右侧椎基底动脉球囊扩张,必要时支架植入。



术前药物准备

术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po. qd.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po. qd.


服药5天,TEG血小板图提示AA抑制率100%,ADP抑制率97.70%,MA(ADP)14.4mm,提示双抗药物达标。



耗材信息

  • 6F桡动脉鞘

  • 6F Cosine™远端通路导管

  • 1.5mm*9mm-Gateway球囊,0.014inch 200cm微导丝

  • Y阀,三通


手术过程


04


评估入路

右侧桡动脉入路。



手术操作

右侧桡动脉穿刺置入6F桡鞘,6F Cosine™远端通路导管在0.035导丝引导下引至右侧椎动脉V2末端,然后在1.5mm*9mm-Gateway球囊及微导丝引导下引至右侧椎动脉V3段。


1.5mm*9mm-Gateway球囊配合微导丝越过狭窄段,分别对基底动脉及右侧椎动脉V4段分别6atm及12atm压力下缓慢扩张,维持1分钟后缓慢泄压。


术后造影示狭窄明显改善,前向血流良好。


术后总结


  • 艾柯医疗Cosine™远端通路导管,远端柔软,推送顺滑,高到位,更接近手术目标,方便手术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


  • 不同长度规格齐全,近端支撑有支撑型及柔软型两种可选,满足出血及缺血型手术的不同需求。


  • 5F Cosine™内腔0.055'',外径0.068'',可以兼容0.071''的6F中间导管,更适合桡动脉入路小外径通路的要求;6F Cosine™经桡也可以直接作为通路导管使用,轻松高到位,支撑稳定。






术者简介——管生教授团队



管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

国家卫健委神经疾病质控神经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介入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放射学会常务委员

发表论文174篇,其中SCI收录29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担任中华放射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电子版、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JVIR、CVIR、ER等国际知名专业杂志Reviewer。




袁永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学博士

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会神经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取栓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经桡动脉入路神经介入协作组副组长

201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同年加入郑大一附院管生教授团队,主要方向为脑血管疾病的外科及介入治疗,擅长经桡动脉入路及上肢静脉入路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及介入治疗





付晓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擅长脑梗死、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脑静脉窦血栓、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主持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得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载的内容、信息、评论仅供参考,与公司的立场无关。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判断评估本页面提供的所有信息。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内容,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