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拉宾医学中心的Amos Levi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调查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AISCT),并描述治疗AISCT的适应症和结果,相关结果发表于2022年9月的《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摘自文章章节
【REF:Levi A, 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2;15(18):1808-1819. doi:10.1016/j.jcin.2022.06.033】
随着经验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导致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高,并扩大了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适应证范围。TAVR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尤其是围手术期卒中,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目前TAVR围术期并发卒中(AISCT)的特点,尤其是针对AISCT的干预措施尚未有系统描述。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拉宾医学中心的Amos Levi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调查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AISCT),并描述治疗AISCT的适应症和结果,相关结果发表于2022年9月的《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建立一个国际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重点关注TAVR后30天内发生的AISCT。收集有关临床特征、病例管理、影像、治疗和结果数据,特别关注介入神经科医生参与的AISCT干预措施(即机械取栓术和溶栓治疗)。卒中严重程度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定表(NIHSS)进行评估。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主要结果是1年内全因死亡和90天时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2006年至2021年间,在14个中心进行的16,125次TAVR干预中,484例(2.9%)在 TAVR后30天内并发神经系统事件。其中,14例为出血性卒中,68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5例被归类为未分类的卒中。最后一个队列包括387例在 TAVR后30天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基线特征见表1。(图1)
图1. TAVR围术期并发卒中的特点、处理及结局
表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并发卒中患者的基线特征(神经介入与保守治疗)
387例患者中有294例(75.9%)记录了卒中严重程度。294例患者中的146例(49.6%)卒中严重程度为轻度,73例(24.8%)为中度,75例(25.6%)为重度。最常见的动脉闭塞部位是大脑中动脉(n¼125),其次是小动脉或其他动脉(n¼48)、大脑后动脉(n¼43)、椎基底动脉系统(n¼21)和多支动脉(n=24)。Kaplan-Meier评估30天、6个月和1年的死亡率分别为23.1%、35%和42.1%。348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CM),39例患者(10.1%)接受神经介入治疗(NI),分别为机械取栓(MT)(n=26)或溶栓治疗(n= 13)。考虑到轻度卒中通常不提供NI,我们分析了接受NI的中重度卒中患者(n=36)与保守治疗患者(n=109)的结果。该队列的基线特征在补充附录中提供。CM与NI相比的临床结果见表2。
表2. 中度或重度卒中患者(NHISS评分>5)行保守治疗与神经干预的结局相比
CM和NI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8.9%和52.4%(P=0.78)。中度卒中后,CM组和NI组的1年死亡率分别为38.7%和20%。严重卒中后,CM组和NI组的1年死亡率分别达到80%和69%(P=NS for both)。90天时,NI组36.1%的患者存活且独立,而CM组为22%(P=0.12)。
图2提供了按卒中严重程度分类的CM和NI组患者在90天时的神经功能残疾状态。
中度卒中后,CM组中37.5%的患者与NI组中60%的患者是独立的(P=0.15)。严重卒中后,CM患者的90天独立生存率为5.7%,NI患者为19%(P=0.10)。在分析卒中严重程度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NI在90天独立生存率上有2.9倍优势(95%可信区间:1.2~7.0;P=0.016)相关。
图2. 保守治疗组和神经干预90天时的卒中残疾状况
AISCT具有一定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与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及时的积极干预,中度或重度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可能会得到改善,并强调心脏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合作优化AISCT治疗的重要性。

关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