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发布 | 997阅读

[心神所向 携手玮来] 心玮医疗OCIN2022精彩回顾

神介资讯

 2022年12月18日,为期四天的东方脑血管病大会2022(OCIN2022)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圆满闭幕。心玮医疗秉承大会 “交流、合作、规范、创新”的宗旨,与会期间,聚焦神介临床整体创新解决方案,多层次多版块展现神介创新科技成果及转化应用,致力于传播脑血管病治疗前沿科技,促进神经介入临床规范,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向上滑动阅览

        12月17日,心玮医疗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新健教授围绕出血性卒中讲解创新的解决方案。

       会议中,杨新健教为我们介绍了乾坤圈的设计特点:填充收尾圈柔软,在微小动脉瘤破裂里填充时对瘤壁的压力小;机械解脱,解脱方便,解脱成功率高;产品型号齐全,给术者更多选择。

  同时还讲解了心玮即将上市的血流导向装置,该产品小规格通过0.021''微导管输送,到位更好,在弯曲血管中也能充分贴壁,支架中含有特殊涂层,可以抑制蛋白吸附减少血栓形成。


向上滑动阅览

  12月17日,心神所向,携手玮来-心玮专题会特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高连波教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彭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万杰清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徐锐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殷国聪教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袁兴运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张猛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张全斌教授担任特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丁圣豪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伟教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李通教授、长治市人民医院李作鹏教授、南阳市中心医院孙军教授、枣庄市立医院尹航教授担任特邀讲者,围绕神介临床整体创新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会议伊始,刘建民教授开场致词道:医疗器械的创新与临床研究是推进临床实践最核心的基石,今天专家们将带着他们的经验与体会进行分享,希望各位通过这次会议有所收获。心玮医疗高级销售副总裁韦家威先生向各位专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通过此次会议,心玮医疗全方面展示缺血及狭窄方面的产品,并期待与参会专家的深入探讨。


  会议上半场,首先由丁圣豪教授从后循环AIS的病因,串联病变的处理,取栓方法的选择及无效再通的原因等多方面为大家带来了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策略介绍,通过详细介绍四个精彩的病例,展示了心玮“名捕”系列产品在后循环取栓的应用,并提出后循环AIS的血管内治疗仍需大样本量的RCT研究证明其临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李通教授从ICAS的背景及定义、如何判断ICAS导致的急性闭塞、ICAS-LVO的取栓方式、ICAS取栓后的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管理等维度给大家带来了“ICAS-LVO的治疗方式分享”。自膨式支架是ICAS开通后的支架补救措施,而颅内球囊、颅内药物支架及可吸收支架可能是未来治疗ICAS-LVO的可行方案。

  尹航教授介绍了BGC在急诊取栓治疗的应用,通过几个精彩的病例,分享了心玮绝流封堵球囊导管及捕星取栓支架在急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尹教授认为BGC能减少血栓的逃逸,增加通路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心玮取栓支架由于中间部分增加了显影点,在术中透视更清晰,能获得更佳的动态手术反馈。

  会议上半场在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取栓、血管再通的经验分享之后,彭亚教授、徐锐教授、张猛教授、张全斌教授进行了讨论,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分享。特邀嘉宾们总结道,对于栓塞导致的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由于穿支血管与前循环不同,要强调“抽吸为主,支架为辅”。而对于ICAS导致的病变,则强调“血管成型为主,取栓为辅”。 

  会议下半场针对颅内外狭窄,慢闭专题进行分享。首先孙军教授带来他的讲题:颅内外慢闭开通的策略。在他的临床实践中,心玮封堵球囊导管替代常规导引导管,配合支架、中间导管取栓使用,防止栓子逃逸,降低远端栓塞的可能。

  心玮封堵球囊导管操作方便,排气轻松,体外准备后可用多功能管带至颈动脉。心玮封堵球囊导管在颅内慢闭再通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可在近端阻断保护,远端扩张,减少远端栓塞事件,提高开通率。

  李作鹏教授为我们介绍了颈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解决方案。其中天梯支撑导管这款通路具有很强的支撑性能,并且管腔较大,作为通路产品适合多种神经介入手术。心玮披荆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是国产首个颈动脉专用球囊,产品的外径相对较小,泄压时间也更快,对颈动脉窦刺激更小,可以有效降低迷走神经反射。

  胡伟教授对于雷帕霉素药物球囊在ICAS中的应用进行了分享。详细介绍了六例“灵载”药物洗脱球囊导管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试验中应用,球囊扩张后血管形态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也十分理想。最后胡主任总结药物的输送性、通过性、扩张性及回撤性都十分令人满意,非常期待产品正式上市后的表现。

向上滑动阅览

  随着三位教授的精彩分享结束,高连波教授、史怀璋教授、殷聪国教授、袁兴运教授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高连波教授认为目前一些通过药物球囊治疗ICAS病变的临床经验,显示出药物球囊在预防血管内再狭窄及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未来随着更多的临床数据和更多的临床研究,药物球囊或者药物支架将在治疗ICAS病变中解决血管再狭窄带来更多益处。史怀璋教授表示药物球囊是未来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治疗方式,尤其是针对再狭窄及分叉部病变,很期待心玮公司的药物球囊及其他更多更好的产品,让广大临床医生有更多的选择。袁兴运教授总结了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操作可能并不复杂,但术中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器械的性能保障是术者最为关注的内容。其实颈动脉支架的术中并发症并不少见,需要各位神经介入医生对器材和操作流程相当熟练。


  最后,万杰清教授为本次专题会进行了总结,中国的临床病例可以整合成一个完整、可信的数据库,这不但可以将中国的神经介入治疗经验介绍给全世界,也能让神经介入治疗更加规范化。心玮医疗在这几年中发展迅速,新推出的各种治疗方案能让卒中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治疗。

  12月18日,心玮医疗诚邀陈文伙教授团队: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易婷玉教授、吴燕敏教授、林定来教授进行颈动脉狭窄和颅内急诊取栓手术直播。

向上滑动阅览

  陈文伙教授和大会现场多位专家在手术过程中热烈讨论,心玮的多款产品助力手术顺利完成。

  术中使用的“披荆”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是国产首个颈动脉狭窄专用球囊扩张导管,具有外径小,泄压快,顺应性好的特点。正如其名“披荆”一样,产品可以在狭窄血管中撕裂斑块开拓通路,达到恢复血流亦或是为其他器械“开路”的效果。

  心玮脉合封堵器封堵穿刺口,脉合封堵器操作简便,可降解材料血管外封堵,血管内没有异物残留,封堵更安全。使用脉合封堵器可以明显缩短术者按压止血时间以及病人卧床时间。



心玮医疗

HEART CARE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6609.HK)成立于 2016 年,公司致力于提高创新医疗技术的可及性,守护生命健康。六年时间,心玮医疗在神经介入领域开拓性地打造了国内首个卒中治疗及预防一站式解决方案,拥有从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神经血管狭窄治疗、缺血性卒中预防、出血性卒中治疗到介入通路器械的全产品管线,申请专利超过 200 项,销售渠道覆盖了国内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全部省份。

基于现有的领先优势,心玮医疗将继续专注于普及新兴的医疗术式,着眼于中国未被满足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需求,运营包括神经介入、全心治疗、肺部介入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内的多个新兴业务板块,期待在这些具有庞大潜力的医疗领域中,不断推出定义新兴术式的创新介入器械,降低重大疾病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