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8日发布 | 589阅读

Trends in Neurosci.丨熬夜后补觉有效吗?科学家研究发现补觉未必能修复对大脑的持久损伤



排版 | AiBrain 编辑团队


疲倦、注意力分散、易怒、情绪波动……这些都是熬夜后产生的系列负面影响。即便深知熬夜对身体不利,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会因学习、加班或追剧等不同的原因通宵达旦。


熬夜后人的身体机能、情绪等往往受到直接影响,对此我们最常见的补救措施就是“补一觉”,那么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样做真能可起到“补”的效果吗?



为探索该问题的答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对人体和动物进行了一项长达 20 年的研究,他们通过观察以及对相关结果分析后发现,如果睡眠不足持续下来或会造成大脑损伤,并且该群体患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几率会高于其他人群,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熬夜后再补觉未必能修复大脑的持久损伤。


近日,相关论文以《慢性睡眠中断的神经后果》(Neural consequences of chronic sleep disruption)为题发表在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上 1



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神经诊断学和睡眠科学主任兼副教授玛丽·艾伦·威尔斯(Mary Ellen Wells)没有参与该研究,但她对该研究在媒体上对该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说道:“该研究对于为睡眠健康和睡眠科学需要做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通过一次或多次高质量睡眠作为熬夜后的弥补方案,似乎可以缓解一些因熬夜产生的身体不适。但在对人们更深和更长远的影响看,具体会有什么改变呢?多年来,科学家也一直在寻找该问题的答案。


慢性睡眠中断范例


对于该问题以往研究的观点是,人们在睡眠不足后之所以产生认知障碍,是因为大脑中可对大脑电活动进行约束的化合物,该神经递质叫做“腺苷2


相关研究人员对大鼠和人类进行了观察,他们发现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大鼠和人类腺苷水平比正常水平更高。而在进行补觉后,腺苷水平则恢复至正常数值。


正是因为腺苷与睡眠的这种相关性,人们在过去的认知中,通常认为熬夜后补觉可恢复睡眠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反应。


而这次发表在Trends in Neurosciences 的论文中,给出了另一种说法。也就是说,过去人们认为的关键因素“腺苷”或是短时间期限内睡眠不足的成因,其往往会使人们表现为困倦以及认知能力下降,但是根据该论文,从长期来看,其水平动物中并未呈现显著的升高。


睡眠丧失对蓝斑神经元的持续时间依赖性影响


并且以往的研究认为,人类主观的感觉并非是确认睡眠不足影响的科学依据。已有研究显示,从人类主观来看,熬夜的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疲倦以及情绪波动等在补觉后可逐渐调整回正常状态,但是从从客观检测衡量来看,例如警觉和认知表现,缺觉人群却出现了持久的下降。


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还发现,长时间的缺觉还导致记忆和警觉能力降低。


这些研究都表明,补觉可能无法完全恢复长期睡眠不足造成的伤害,而人们的主观感觉往往会低估睡眠不足对自己自身的深远影响。


慢性睡眠中断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表型重叠


为弄清该问题,该团队对小鼠进行了睡眠剥夺研究,他们观察到当这些动物处于比日常少睡几个小时的状态时,大脑的两个关键部分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蓝斑海马。这两个部分分别在管理警觉和注意力,以及记忆形成和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区域对人类来说是维持意识体验的核心,减缓产生抗氧化剂的速度,这些抗氧化剂可以使神经元免受功能细胞不断产生的不稳定分子的影响。当抗氧化剂水平低时,这些分子会积聚并从内部攻击大脑,分解蛋白质、脂肪和 DNA。


“缺乏睡眠会损伤大脑,如果它在小鼠和其它动物中出现,它也可能在人类中出现。”该论文通讯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系教授西格丽德·维西(Sigrid C. Veasey)博士对媒体表示,“问题是缺觉达到什么程度会导致大脑损伤?综合以往所有发表的研究来看,为期一周的慢性睡眠缺失,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此前在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发表的一篇论文也提到长期睡眠不足的后果,其或将引发脑细胞的永久性丧失。研究人员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后得出结论,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小鼠 25% 的某些脑细胞死亡3。在人类是否可能发生类似的结果还尚未知晓,但小鼠实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


因此,补觉虽然从短期看可以缓解一些熬夜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熬夜对我们“看不见”的脑细胞的影响也许更值得警惕。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1.Zachary Zamore,Sigrid C. Veasey,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22).

https://doi.org/10.1016/j.tins.2022.05.007

2.T Porkka- Heiskanen et al. Neuroscience 99,3,507-517(2000).

https://doi.org/10.1016/S0306-4522(00)00220-7

3.Jing Zhang et al.Journal of Neuroscience 34 (12) 4418-4431(2014). 

https://doi.org/10.1523/JNEUROSCI.5025-12.2014

https://www.nytimes.com/2022/06/24/health/sleep-debt-health.html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26630647

https://www.forbes.com/sites/melaniehaiken/2014/03/20/lack-of-sleep-kills-brain-cells-new-study-suggests/?sh=20bb7b496e9d

转载自 |  DeepTech深科技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Brain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来自于专栏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