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
患者:男,55岁。
现病史:2022年05月14日10点左右上班时突然突然出现晕厥、右侧肢体活动减少,大约11点左右神志转清,反应迟钝,诉全身乏力、言语不清,无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无颜面紫绀,无大小便失禁等。到当地医院就诊,查颅脑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随即转送我院。
2022年05月14日15时达到急诊科,急诊以“脑梗死”收入我科。2022年05月14日15:13经家属同意于CT室予以尿激酶100万单位静脉溶栓。DNT13min。
既往史:无"高血压病、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血脂八项:
总胆固醇 5.84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27 mmol/L↑
同型半胱氨酸 16.70 umol/L↑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5.80%。
体格检查:
T36.3℃,P87次/分,R20次/分,BP150/109mmHg;NIHSS评分6分,MRS评分4分,洼田饮水2级;嗜睡状,构音欠清晰,检查合作,回答切题,无恶病质;两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左偏;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短拙,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感觉检查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左侧巴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
急诊心电图:房颤心律。
心脏彩超:双房大,室间隔增厚,三尖瓣轻度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舒张功能正常。
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右侧颈总动脉硬化斑形成,未见明显管腔狭窄。
02
术前影像学
CTP:
03
术前诊断评估
1、后循环脑梗死
2、左侧大脑后动脉P2段以远闭塞
3、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重度狭窄
4、心房颤动
2、病情告知及家属签字同意手术。
3、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
04
治疗过程
Penumbra 3max抽吸导管
Synchro 0.014in×300cm微导丝
持续负压装置及延长管
连接持续负压抽吸装置及延长管,打开持续负压,抽吸未见血流回抽,维持1分钟,缓慢撤出抽吸导管;再次造影,无复通;重复上述步骤再次抽吸,仍未复通。造影残端无明显改变。
抽吸导管距离导丝末端拐角点更近了一点;微导丝继续向远端探查,送至P3段。
抽吸泵无法观察有无血栓;第三次重复上述动作,改用50ml注射器持续负压抽吸。
术毕麻醉复苏后,患者神志转清,四肢活动肌力5级,NIHSS评分0分。
术后常规复查颅脑CT无出血。
1、左侧丘脑、左侧颞枕叶、左侧顶叶及右侧颞枕叶异常信号影,考虑亚急性脑梗死。
2、双侧额顶叶及脑室旁白质散在脑缺血灶。
3、双侧基底节区脑软化灶。
4、SWI示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大脑脚脑内陈旧性出血灶。
丁苯酞+依达拉奉右崁醇
阿托伐他汀 20mg qn
12天后加利伐沙班 15mg qd
NIHSS评分0分;MRS评级0级。
朱万水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管理分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卒中分会委员
东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
方友林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中国卒中学会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治疗培训导师
武汉医学会神经疾病分会首届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2012年至今一直从事神经内科专业,2015年于珠江医院师从刘亚杰教授进修神经介入。临床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治
擅长于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取栓治疗,神经介入及二级预防工作;头疼、头晕患者诊断及治疗工作;痴呆早期识别及治疗;癫痫患者诊断及治疗;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
陈建忠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学士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从事重症医学、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工作,擅长危急重症抢救、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如:脑梗死、脑出血、多发性硬化、帕金森、各种原因所致的头晕头痛等。特别是在神经介入方面,开展脑血管造影、急诊取栓、颅内外血管成形和或支架置入术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