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原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9%。根据2021年最新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标准,脑膜瘤可分为3个级别和15个组织亚型。其中WHO 1级脑膜瘤占比80%,临床上表现为良性行为。WHO 2级和3级约占20%,临床上表现为侵袭性特征和高频复发。WHO 2级脑膜瘤包括非典型、脊索瘤型和透明细胞型脑膜瘤,其由于占比高、预后差且临床处理上存在争议而成为脑膜瘤研究的热点。非典型脑膜瘤是最常见的2级脑膜瘤,约占所有脑膜瘤的15-20%,目前相关研究也较多。脊索瘤型脑膜瘤约占脑膜瘤的0.32-1%,透明细胞型脑膜瘤仅占0.2-0.8%,目前关于这两个亚型脑膜瘤的研究大多是病案报告或小队列研究,因此其自然史及临床管理尚不清楚。
表2:WHO 2级脑膜瘤的长期预后

WHO 2级脑膜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挑战性,且缺乏共识。3个亚型临床行为的异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作者系统地比较了WHO 2级脑膜瘤3种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为WHO 2级脑膜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通讯作者简介

宫晔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领军人才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膜肿瘤亚专科负责人
先后主持十二五科技公关项目1项、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上海市科委重点专项研究6项等多项课题。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项奖项
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Neuro-Oncology》《Journal of Neurosurgery》等SCI杂志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