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9日发布 | 640阅读
脑血管外科

他汀可能有益于癌症患者缺血性卒中后的生存

林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郑锋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创宏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Muideen Olaiya等开展研究,纳入澳大利亚卒中临床研究登记库的成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探讨缺血性卒中后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给癌症病史患者带来额外生存效益。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的《Stroke》杂志。


——摘自文章章节


Ref: Olaiya MT, et al. Stroke. 2022 Oct;53(10):3202-3205. doi: 10.1161/STROKEAHA.122.038829. Epub 2022 Sep 6.


研究背景




他汀类药物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抗增殖和稳定斑块等多效性益处。其中抗癌作用主要是通过抗增殖、促凋亡、迁移和抑制侵袭等机制。然而,尚不清楚他汀类药物是否能为罹患癌症的脑卒中幸存者带来额外获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Muideen Olaiya等开展研究,纳入澳大利亚卒中临床研究登记库(AuSCR)的成年缺血性卒中患者,探讨缺血性卒中后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给癌症病史患者带来额外生存效益。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的《Stroke》杂志。


研究方法



研究者使用澳大利亚卒中临床研究登记库的数据,分析2012年至2016年45家医院的缺血性卒中后的90天幸存者。根据药学记录确定出院后90天内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情况。随访期为从出院后91天至死亡或2018年6月30日止。癌症病史指ICD-10-AM,C00-C97(C44除外)疾病。采用倾向评分调整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他汀类药物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癌症病史对这类关联的影响基于统计学和生物学交互作用。生物学交互作用使用3个指标进行评估:交互导致的相对过度风险>0、交互导致的归因比例>0和协同作用指数>1。


研究结果



纳入的994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位年龄72岁,42%为女性;其中,1463例死亡。调整协变量后,他汀类药物与癌症病史对死亡率没有统计学上的交互作用(P=0.156)。然而,服用他汀类药物与有癌症病史的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积极的生物学交互作用:交互导致的相对风险为2.80(95%CI,1.56-5.05),交互导致的归因比例为0.45(95%CI,0.23-0.66),协同作用指数为2.14(95%CI,1.32-3.49)。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卒中后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同时给有癌症史的患者带来额外的生存效益。鉴于有癌症病史者卒中后再发或死亡风险更大,研究者建议给有癌症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作为二级预防手段,可以提高其生存率。


编译三.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