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卡昂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和眼科的Arthur Leclerc等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结果发表在2022年5月的《World Neurosurger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Leclerc A, et al. World Neurosurg. 2022 Aug;164:e557-e567. doi: 10.1016/j.wneu.2022.05.015. Epub 2022 May 11.】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在法国两家神经外科中心(卡昂和鲁昂)接受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年龄>18岁的患者。鞍结节脑膜瘤定义为起源于鞍结节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不包括位于鞍上或鞍旁的其他肿瘤患者。排除标准如下:①具有眼科病史的视神经鞘瘤或蝶眶脑膜瘤;②前床突脑膜瘤;③经鼻内镜入路和④复发、严重的眼病病理特征、放疗诱发的脑膜瘤。患者在术前和术后4-6个月进行视力(VA)测试、视野(VF)评估和视乳头检查;视力测试使用十进制计分。视力改善定义为完全恢复或VF改善>25%或VA提高>0.2;视力稳定定义为VF损失或增加≤0.1或VF损失或增加≤25%;视力恶化定义为VA损失>0.2或VF损失>25%者,将稳定组和恶化组合并进行分析。收集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和手术过程的资料,并分析它们对视觉预后的影响。
研究结果
视力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是症状持续时间<6个月、VA>0.5、肿瘤较小以及在MRI-T2序列成像肿瘤为高信号。在手术中,肿瘤质地偏软,肿瘤边界清晰与良好的视觉预后相关。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80mM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GCC)<70mM与较好的眼科预后相关。
研究结论
作者指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需尽快手术治疗,以获得更好的视力恢复。轻微视力障碍、MRI-T2高信号(与肿瘤的质地软硬一致性相关)、肿瘤边界清晰与视力恢复良好相关。术前OCT测量RNFL和GCC厚度同样有助于预测患者的视力预后。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