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3日发布 | 2454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Atlas病例集丨不秀技术秀材料——短缩Catalyst 6技术+Atlas支架辅助栓塞MCA分叉部动脉瘤

张昌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达人收藏


56f589d2e4e351abb10c75e6477db039.png

2020年

Atlas开环小径支架全新上市

“革新输送,智能贴壁”

开启了辅助支架的新纪元

术者使用经验分享

实战与理论相结合

Atlas病例集锦开启

部位:

MCA

术式:

穿网孔

特点:

分叉部动脉瘤

细小血管


患者基本信息

  • 患者男性,75岁,发现大脑中动脉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瘤体不规则,有子囊,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强烈。

术前影像

这个弓型不好弄!果断使用6F 70长鞘。


颈总动脉更尴尬,是块硬骨头。


多角度显示动脉瘤,中动脉分三干,瘤体和上干关系密切,宽颈,准备支架!Atlas非常适合这样的血管。


术中操作

手头只有一根 6F 132cm Catalyst,但SL-10 长度为150cm。长鞘走不高,用了Cat6自带短Y阀,SL-10长度依然不够,没有办法,只有想办法短缩Catalyst了。


下面是自己在台上摸索的办法,还好,问题解决问题了。

剪断,掏屁股,套6F血管鞘,再组装!


这个Catalyst 6 的屁股太难掏了,操作了10分钟,勉强弄够一个接头的距离!这个是伏笔!

通路解决就简单多了,SL-10到位。


直接释放Atlas3.0支架。

同一根导管,稍微回退一点,直接穿网眼,超乎想象的顺利!


后面的操作就没有悬念了。


手术顺利完成,鸣金收兵!


微信群里讨论Catalyst短缩方法,感谢群友提供了更加简单的方法,一起学习一下吧!

(视频如有冒犯版权,请联系我们)



术者介绍

张昌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委会神经介入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成都医学会放射专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等学术职务。


主要从事脑、脊髓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介入治疗,主要病种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病、血管狭窄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 14篇,参编专著3本。参与、负责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