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发布 | 706阅读
肿瘤

奥拉帕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

龚振宇

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伊萨尔河右岸医院

徐涛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达人收藏




































































































































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Lauren R. Schaff等回顾性分析奥拉帕尼+TMZ联合用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发表于2022年8月的 《Neurology》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Schaff LR, et al. Neurology. 2022 Aug 10:10.1212/WNL.0000000000201203. doi:10.1212/WNL.0000000000201203.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经治疗后,肿瘤复发仍难避免。目前对复发胶质瘤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近期应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用于治疗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神经胶质瘤的研究证实有一定的效果。通过产生同源重组缺陷(HRD)杀灭肿瘤细胞。即便在没有HRD发生的情况下,PARP抑制剂也可与DNA烷化剂-替莫唑胺(TMZ)发挥协同的治疗作用。当前,奥拉帕尼与TMZ联合使用的结果仅局限于胶质母细胞瘤群体,而且研究数量有限。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Lauren R. Schaff等回顾性分析奥拉帕尼+TMZ联合用药治疗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发表于2022年8月的《Neurology》在线。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接受奥拉帕尼+TMZ治疗的20例患者。收集胶质瘤特征、治疗史、副反应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医疗记录。根据RANO标准评估影像学反应。使用Kaplan Meier方法计算从治疗开始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研究结果



2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2岁(24-75岁);中位Karnofsky评分90(60-100)。胶质瘤亚型包括IDH突变型少突胶质瘤5例,IDH突变型WHO II-III级星形细胞瘤4例,IDH突变型WHO IV级星形细胞瘤7例和IDH野生型胶质瘤4例,包括弥漫性中线胶质瘤1例和胶质母细胞瘤3例,其中1例为BRCA1突变型患者。


所有患者服用奥拉帕尼剂量150mg,3次/周;12例服用TMZ 50mg/m²/天,8例75mg/m²/天。10例患者持续用药治疗,而另10例患者接受6周治疗,休息2-3周。


发生的副反应有:14例淋巴细胞减少,10例白细胞减少,7例贫血,6例血小板减少,6例丙氨酸氨基转胺酶升高,4例天冬氨酸氨基转胺酶升高,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和1例低镁血症。1例患者出现4级肺孢子虫肺炎(PCP)(随后康复)。2例患者因PCP肺炎停止治疗,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20例患者中,16例影像学反应显示,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WHO II-III级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50%,无进展生存期7.8个月。WHO IV级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和IDH野生型胶质瘤的患者无客观缓解,仅2例疾病稳定,其PFS分别为1.3个月和2.0个月。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该研究分析胶质瘤患者应用奥拉帕尼+TMZ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并发症,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试验打下基础。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