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Atlas开环小径支架全新上市
“革新输送,智能贴壁”
开启了辅助支架的新纪元
术者使用经验分享
实战与理论相结合
Atlas病例集锦开启
部位:
术式:
特点:
患者基本信息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56岁。
主诉:突发头痛8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8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喷射性呕吐,神志清楚,无抽搐,在当地医院性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到我院行头部CTA示: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以“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诊断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
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四肢肌力5级,Hunt-Hess5级。
诊断: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结果: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大小约9.57*9.71*8.42mm。
术前影像
DSA结果:动脉瘤大,瘤颈较宽,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为瘤颈部分,胚胎后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呈近360°夹角。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大小约9.57*9.71*8.42mm,ICA AN近端直径:2.87mm,远端 4.21mm,PCOM直径:1.92mm。



手术耗材
支撑导管:Envoy DA 6F
导丝:Synchro 14 200cm
微导管:Echelon 10
支架导管:SL-10、Select Plus
支架:Neuroform Atlas 4.0*21、Enterprsie 4.5*22
弹簧圈:
成篮圈:Target 9*30
填塞圈:Prime 6*20、Axium 6*20 5*15 5*15 5*15、Target 4*10 3*10 3*4
手术过程
微导丝成袢技术经颈内动脉置入SL-10到后交通动脉(如左视频),弹簧圈辅助下,微导管顺利到达大脑后动脉(如右视频)。


第一个圈(Target9*30)成篮后稳定(左图),锚定部位填塞柔软圈(右图)。


Atlas支架释放过程:支架缓慢顺利释放(如左视频),轻度推拉SL-10可见支架顺颈内动脉血流摆尾(如右视频)。释放成功后,继续填塞相应弹簧圈,并用Target弹簧圈收尾。


术后影像

动脉瘤致密栓塞,大脑后动脉顺利保留。
非减影,可见支架顺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贴壁良好。

术后Dany-CT:可见高密度影的支架标记点


术后情况
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流畅,无神经功能缺失,术后7天出院,mRS 0分。
术者体会
精准释放:Atlas支架短缩率低,因此支架位置定位比较精确,更易释放,操作简单。
精确到位:可通过SL-10微导管释放,因此对于一些角度较大,较弯曲的病变,支架到位成功率较高。
有效贴壁:有效贴壁,降低血栓形成概率,有效封堵瘤颈。
摆尾技术:有效治疗宽颈动脉瘤,保护关键血管。
术者介绍
温志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美国Baptist Medical Center访问学者,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20年国家卫建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2020年度优秀援疆专家。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