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发布 | 694阅读
肿瘤
小儿

无框架机器人引导立体定向活检诊断儿童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

张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诸葛启钏教授团队

邱天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王知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的赵瑞教授等研究无框架机器人引导立体定向活检对DIPG的价值,并与显微外科活检进行比较;结果发表于2022年8月的《J Neurooncol》在线。


——摘自文章章节


Ref: Wang M, et al. J Neurooncol. 2022 Aug 23. doi: 10.1007/s11060-022-04122-4. [Epub ahead of print]


研究背景




儿童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DIPG),其位置深、部位特殊,手术风险高,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生存期不足1年。过去DIPG诊断主要依靠MRI影像学特征,但经标准治疗未能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神经分子病理学的发展及肿瘤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活检术对DIPG诊治的重要意义。DIPG活检术包括基于框架或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机器人活检、内镜活检和显微外科活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的赵瑞教授等研究无框架机器人引导立体定向活检对DIPG的价值,并与显微外科活检进行比较;结果发表于2022年8月的《J Neurooncol》在线。


研究方法



作者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受活检的71例儿科DIP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不同活检技术的患者分为,第1组:显微外科活检组;第2组:无框架机器人引导立体定向活检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神经影像学特征、病理学诊断、手术时间、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术后病房住院时间、并发症、费用和围手术期死亡率(POMR)等资料。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第1组32例儿童DIPG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活检,第2组39例接受无框架机器人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所有病例均在手术后获得确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出现次数、肿瘤体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和术后病房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第2组(p<0.001);第1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费用也显著高于第2组(p<0.001)。此外,与第2组相比,第1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需要更多(p=0.001),第1组发生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比第2组更频繁(p=0.003);第1组的POMR为9.38%(3/32),第2组为0(p=0.087)。


研究结论



最后作者指出,通过无框架机器人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技术对儿科DIPG进行活检安全有效,优于显微外科活检,为儿童DIPG的精准治疗提供基础。


image.png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