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发布 | 196阅读

【12月14-15日直播】2022第十三届上海六院颅脑创伤和神经重症高峰论坛暨国家级颅脑创伤新进展学习班,欢迎观看!

微信图片_20221213111023.png





部分特邀教授学者简介


白益东 教授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健康科学中心

  • 本科复旦大学,中科院细胞所研究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 Giuseppe Attardi 教授,从1996年至今一直从事线粒体功能生物学,线粒体遗传学和线粒体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在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院圣安东尼奥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
  • 目前担任NIH神经氧化代谢和细胞死亡基金评审的常任专家委员,并受邀担任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国家眼研究所(NEI)、国家环境研究所(NIEHS)和国防部(DoD)的专项评审专家。并参与评审中国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应邀评审欧盟,英国,荷兰,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 担任多家刊物包括“线粒体”(Mitochondrion)、BBA-疾病分子机理(BB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s)、Cells 和PlosONE的编辑委员, Frontiers in Genetics杂志副主编。受邀多次在国际讲席班如欧盟居里研习会, 美国衰老研究协会担任教员,在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UMDF annual conference, 美国遗传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作大会报告。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70余篇论文,大部分发表在EMBO Journal,NAR, MCB, HMG, JBC, 及Cell metabolism, Molecular Cell 和 JCB等期刊


彭勃 教授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 复旦大学研究员,国家优青,科技部重大专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负责人,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生导师,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助理
  • 2004至2008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至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习神经生物学。201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5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独立的神经免疫学实验室,担任课题组长(PI)。2019年9月加入复旦大学
  • 主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的更替(包括细胞的衰老、死亡和再生等)、细胞重编程,以及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病变中以小胶质细胞替换/移植为思路开展干预和治疗的全新策略。此外,课题组关注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维持中的相关机理。自课题组成立以来,主要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 Cell Repor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eLife和Cell Discovery等重要刊物上,参与起草了小胶质细胞全球专家共识声明。
  • 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入选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评选的2018年度神经免疫学进展(Year In Review: Neuroimmunology 2018),全球共5个工作入选。自2020年起,被ELSEVIER(爱思唯尔)连续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此外,还担任了Glia等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并在包括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和Nature Aging在内的多个重要学术刊物担任特邀审稿人

汤耀辉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Med-X学院

  •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2019年度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于201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2014-2018年先后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 担任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的Assistant Editor以及多本SCI杂志编委,是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化委员和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血管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分会委员;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病学,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

  •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研究”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影响因子500余分,H-因子27,引用2400余次


陈欣 教授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
  • 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5底开始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病童医院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调控脑肿瘤机械特性的研究
  • 于2013年初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担任课题组长。主要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euron(2018年, 2022年)、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学术杂志。其中2018年发表在Neuron上的研究工作被Neuron杂志评选为Best of 2018-2019的论文;研究成果获得Faculty of 1000的好评与推荐

尹江安 教授

苏黎世大学医学院

  • 2009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以博士后身份留所工作至2018年6月。2018年7月起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以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身份从事科学研究至今。主要从事功能基因组学,衰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bioRxiv、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学术杂志或者论文预印本网站, 有四篇第一或者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在准备投稿中,其他合作论文发表于Nature、Neuron、EMBO J、PLoS Pathogens等杂志

  • 获得发明专利一项。在瑞士已获得三次共计约65万美元的科研资助,博士学习期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作为中国博士生代表之一受邀参加第65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议等。

  • 担任Seminars in Immunology、Star Protocols、 Swiss Medical Weekly、PLoS One等杂志审稿人,Frontiers in Genetics杂志客座编辑






直播路径

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直播时间:

12月14日14:00-16:30

12月15日08:00-16:50


电脑端:登录网址

https://www.brainmed.com/meeting/detail?id=2637即可进入直播界面


移动端:点击下方按钮

录播.png


微信端:可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观看


长按并识别上方二维码,进入直播界面

直播结束后可通过同链接观看录播



TIP:

1底图_3.gif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相关临床评分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