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位

通路:8F指引导管(血管通路好)
SYNCHRO14超选下干(保护),FATHOM14超选上干,将通桥白驹2.5x10球囊输送到位。
缓慢扩张,4atm全开,6atm维持30秒
交换支架管,ep2 4.0x16半释放,撤下干微导丝,释放支架。
术后即刻DSA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病变及处理
根据累及部位及程度分为以下7种分型,基于分型采用不同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式。
高峰,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在线,2019,1,24
一、 大脑中动脉远端分叉处狭窄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支架成形术范畴内存在一定技术上的挑战性和风险,对此类病变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条件下,术前准确评估、多角度充分展示分叉处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分类分型,个体化选择成形技术方式,可降低手术风险,在保证主要病变成形的同时兼顾分支血管的影响,对I型病变,一般选择球扩支架的精准定位释放或选择跨主干分支的支架释放方式;Ⅱ型和Ⅲc型病变则要兼顾分支保护,依据分支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和功能血管重要性必要时可同时行分支血管成形术。
二、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手术风险跟病变部位成相关性,同为颅内动脉,颅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风险显然不同,同为基底动脉,近段、中段和远端基底动脉支架成形风险仍不同,当然大脑中动脉近端和远端病变风险也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病变部位术前充分评估手术风险获益、制定不同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将来的颅内支架成形术临床研究也将更加关注不同病变部位的亚组人群。颅内动脉狭窄为国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颅内支架成形术仍面临证据医学的尴尬,经常听到有专家呼吁“中国人的病最终还要中国人来解决”,我相信随着神经介入器械的进步、技术经验的逐渐积累和多样化,颅内支架成形术也会像急性卒中支架取栓一样迎来自己的春天,成为颅内动脉狭窄适合人群的重要的治疗方法。
来源于冠脉的边支保护技术
对于同时累及上下干的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狭窄多采用来源冠脉的分支保护技术,可以使用JWT(Jailed wire technique)、JBT(jailed balloon technique)、BSKT(Balloon-stent kissing technique)和BJBT(bailout jailed balloon technique)等技术。
作者简介
钟书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
脑血管、脊髓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外科副教授
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脑防委出血介入专委会委员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脑卒中救治及康复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神经医学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
中国老年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脑卒中防治分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委会委员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
中国神经科学转化与循证医学协作组委员
广西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
美国神经介入(JNIS)杂志中文版编委
脑医汇-神介资讯编委
获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十周年菁英先锋奖、中国志愿医生脱贫攻坚功勋奖、广西区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广西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前往钟书学术主页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