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8日发布 | 1397阅读
神经介入-其他

「“术”说卒中」第38期丨NeuroHawk®取栓支架在右侧颈内动脉末端T分叉栓塞中的应用

艾长思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

张明宇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脑科医院

达人收藏


前言






颅内大血管(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内(前循环6h)行机械取栓已成为国内外指南的强烈推荐之一(Ⅰ类推荐,A级证据),被五大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对于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闭塞,如M2、M3闭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是否适合机械取栓,指南给出的意见是“机械取栓术可能是合理的”,推荐级别也降低到Ⅱb类推荐,B级证据。


NeuroHawk®取栓支架可全身显影,全系兼容0.021in微导管,复合网孔设计可适应嵌合各种血栓,在迂曲的血管中展现良好的贴壁性和优秀的径向支撑力。


本期病例由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艾长思、张明宇教授带来NeuroHawk®取栓支架在右侧颈内动脉末端T分叉栓塞中的应用,复杂的病情一次取栓便达到三级再通,展示了NeuroHawk®取栓支架的良好性能。





01



患者基本信息


01


男性患者,69岁。

主诉: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混3小时。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含混症状,患者发病后,患者家属就近送医于附近XX体检中心完善头部CT平扫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出血、多发腔隙性脑梗塞。为求进一步诊疗,转运送至我院急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余、冠心病病史5年余、结肠癌术后18年余。

02


查体意识清晰,言语含混;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0级;NIHSS评分15分(凝视2分,面瘫1分,右上肢运动4分,右下肢运动4分,感觉2分,语言1分,构音1分)


02



术前影像资料



术前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颅脑NCCT:未见明显出血(自带外院体检中心,无报告及胶片)

入院后绿道核磁及3D-ASL如下:



术前DSA影像

造影结果:造影显示患者右侧颈内动脉T分叉闭塞。


右侧颈总侧位造影。


右侧颈总正位造影。


03



手术指征与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右侧颈内动脉T分叉闭塞。


手术方案:患者自带头部CT报告提示未见颅内出血,患者发病后在时间窗内,核磁评估有明显缺血半暗带,符合介入机械取栓开通指征。


手术难度与风险:减少栓子逃逸,较少对穿支牵扯,预防高灌注综合征,尽量缩短开通时间。



术中涉及器械

导引导管:8F Cordis MPA

中间导管:微创®神通6F 125cm U-Track®颅内支撑导管

微导管:Rebar-18

微导丝:Synchro 200cm

取栓器微创®神通6X30mm NeuroHawk®取栓支架


04



手术过程


1

建立通路:采用同轴技术,利用5F 125cm多功能导管配合泥鳅导丝,将8F导引导管送至颈内动脉。(股动脉极度迂曲无法拉伸平直)

操作要点:

1、同轴技术;

2、逐层推进,注意导丝、多功能导管及导引导管的互相配合及张力。


2

微导管到位及微导管造影。

在6F U-Track颅内支撑导管的支撑下,Synchro微导丝+Rebar-18微导管越过血栓,微导管造影,确认真腔。

操作要点:判断闭塞位置及长度,选择合适规格支架。

3

支架输送及释放。

沿微导管输送6X30mm NeuroHawk®取栓支架,定位后释放,可见支架显影良好,动脉内替罗非班。

操作要点:保证血栓位于支架有效段的中后段。





4

联合取栓。

借助NeuroHawk®取栓支架的锚定,跟进中间导管至接触到血栓,Swim技术取栓一次。

5

取栓后造影,血流恢复良好。

6

支架取出血栓。



术后随访



术后第一日CT:

术后第一天:意识清晰、言语含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NIHSS评分10分。



术后第14日CT:

术后第14天:意识清晰、言语含混,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3级,NIHSS评分7分。转入康复科进一步康复治疗。

小结



该患者发病3小时到我院就诊,NIHSS评分15分,NCCT未见出血,核磁提示大血管病变及大范围缺血半暗带,为节省时间,仅检查核磁弥散及3D-ASL,省略其他核磁序列检查,于核磁操作间直接与患者家属沟通,绕行病房,直接给予导管室完成脑血管造影及机械取栓术。


取栓技术个体化:术中造影证实右侧颈内动脉末端T分叉栓塞,采用微创中间导管联合支架取栓技术,一次开通闭塞血管。


微创Neurohawk®取栓支架大小网眼设计,可更好地捕捉不同大小和不同性质的血栓。



Neurohawk®取栓支架全程显影,可观察其在病变处打开情况,协助判断有无合并血管原位狭窄以及血栓嵌合度等,为治疗提供信息。



此外,Neurohawk®取栓支架全系列可经0.021inch微导管输送,也为其一大优势。



术者简介

艾长思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脑科医院


副院长,神经内二科主任

黑龙江省卒中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分会脑血管疾病介入专业组委员

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组委员会委员

















张明宇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脑科医院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慢性病学脑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END-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