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8日发布 | 224阅读
神经介入-其他

脑血管介入治疗实战(二)

张会平

宝鸡高新医院

达人收藏
图片

本文是由宝鸡高新医院张会平主任医师带来的病例分享,欢迎阅读。

01

患者简介

男性患者,68岁,言语含糊,右侧肢体乏力,发病超过5小时。在我快回到医院时,刘云兵医生已经评估过患者。于是我就在想,症状这么轻的患者是大血管病变吗?需要取栓吗?而且当地医院核磁提示左侧顶叶就一个点状病灶,无核磁血管成像,应该不像大血管问题,但是大血管就一定没问题吗?于是我就安排刘医生给患者行核磁血管成像检查及功能成像检查。


还是我们医院的影像科给力,我刚回到医院(大概25分钟左右),核磁已经完成检查(今天是周一,患者最多的一天)。

02

术前影像学

左侧大脑点状小范围新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问题来了,这是个大血管闭塞,小面积梗死,闭塞性质是血栓栓塞?还是动脉硬化狭窄急性闭塞?此时真还不好甄别!


跟家属谈话,先脑血管造影,如果是栓塞就取栓,是狭窄闭塞就尝试开通。患者家属有些犹豫,儿子不在就电话沟通,约20分钟后患者家属同意先造影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主要原因是患者家里经济比较差,儿子此刻也不在身边。而在谈话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进行术前准备。


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代偿不错。



栓塞还是狭窄闭塞?根据造影闭塞残端形态考虑栓塞,代偿这么好狭窄闭塞也不能排除。不过开通后预后应该不错。再次与患者家属沟通,大约10分钟后家属同意介入开通。我们立刻开始操作。

03

手术过程

为给患者节省费用,准备先行抽吸,待闭塞原形毕露后再考虑下一步策略。微导丝、微导管带中间导管到位后先抽吸一把。抽出较多血栓,分叉处还有少量血栓。


此刻已经真相大白,患者此次发病还是源于血栓栓塞。



再次将中间导管送至血栓处抽吸,抽出少许血栓,血管再通,少许血栓逃逸,血流恢复理想,顺利结束手术。


04

术后

术后查体,患者言语含糊好转,右侧肢体乏力改善。复查头颅CT颅内未见造影剂外渗。手术效果理想!


05

术者体会

1、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是我们明确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但也应仔细甄别。

2、术者在操作中也许才能真正明确血管病变性质。

3、单纯抽吸取栓,血栓逃逸机会较大一些,而支架配合抽吸导管取栓血栓逃逸机会可能小些。

4、单纯抽吸取栓确实能给患者节省一部分费用,但也取决于血栓负荷及栓塞部位。

06

术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04181531.jpg

张会平 主任医师

宝鸡高新医院 神经内科


  • 陕西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 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 陕西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第一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宝鸡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会委员;

  • 宝鸡市卒中学会理事、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宝鸡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

  • 宝鸡市老年医学研究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擅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近年来完成脑血管造影3000余台,介入治疗500余台。2022年荣获陕西省“取栓治疗金牌医师”。曾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治疗,先后在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参加神经介入培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