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介入器械的大航海时代,神介手术如同一艘艘科技加持的舰艇,满载希望,骑鲸追梦,踏浪前行在治病救人的路上,而神经介入专家就如导航一般指引着舰艇和新一代术者乘风破浪!为帮助新术者更好地在神介手术中建立通路,掌握颅内支撑导管操作与技巧,确保后续手术的顺利完成,美敦力倾力打造《美力管例局》——走近颅内支撑导管正式上线,以期通过专家指导、经典病例分享等专业信息为航行路上点亮光芒,让我们跟随本期嘉宾一起扬帆起航!
出航概览 专家指点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提供了高到位和强有力的支撑,帮助微导管的到位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稳定释放。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的大内腔提供了优秀的兼容性,使操作更便捷顺利。




航海指路——例例生辉
经典病例加持 介入随机应变
Navien™通路下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患者男,37岁。
现病史:患者于2021-09-23因“眩晕、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3小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给予阿替普酶80mg溶栓治疗,症状有所缓解,查头颅MRI、MRA示:左侧脑干新发梗死,基底动脉动脉瘤(脑干受压),遂来我院。
初步诊断:
1、脑干梗死
2、基底夹层动脉瘤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查体:
体温:36.5℃,脉搏: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左)115/70mmHg(右)。
意识清楚,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位置运动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向左侧歪斜,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颈无抵抗。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5年,高脂血症病史5年,脑梗死病史5年。
个人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右VA正位
右VA侧位


左VA正位
左VA侧位
术前用药
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 Qd(4天)
氯吡咯雷片 75mg Qd(2天)150mg Qd(2天)
阿托伐他汀钙 20mg Qd(4天)
手术器材
8F 自制长鞘
6F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
Marksman™ 微导管
Echelon™ 10微导管
0.014''微导丝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5.0×18mm
Axium™ Bare弹簧圈
治疗过程影像
8F 自制长鞘+6F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建立通路。

8F 自制长鞘置于LVA V1段,6F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送至V3段,3D造影示基底动脉中下段见向下外方膨出的异常囊状结构,有血液滞留,直径约7.5*4.5mm。


以微导丝引导Marksman™ 微导管超选进入大脑后动脉,后以微导丝引导Echelon™ 微导管超选进入基底动脉瘤处,微导管造影动脉瘤显影清晰,后沿Marksman™ 微导管送入Pipeline™ Flex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并成功释放。


沿Echelon™ 微导管先后使用3mm×8cm、2mm×8cm、2mm×4cm 3个Axium™ 弹簧圈置于动脉瘤远端,快速拨管之后行脑血管造影示动脉瘤不显影,基底动脉远端动脉显影良好。
微导丝进行支架按摩。
术后造影。


术后治疗
替罗非班(50μg/ml)静推5ml,5ml/h*24h,3ml/h*24h
阿司匹林肠溶片0.1 口服 1/日
替格瑞洛90mg 口服 2/日
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 口服 1/晚
术后半年复查造影


右VA正位
右VA侧位


左VA正位
左VA侧位
MR:
术后1年复查造影


左VA正位
左VA侧位




金句妙言 掌舵谨记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囊性动脉瘤有所不同,夹层动脉瘤需要更加注重基底动脉管腔的重建和瘤体支架的覆盖率。我们采用了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弹簧圈填塞的方法。这样不仅利于瘤体内血栓化,同时也能达到闭合夹层开口、重塑动脉管腔的效果。
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中段,需要颅内支撑导管能够高到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兼顾了稳定性和到位性,以便后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导管到位以及支架的稳定释放。
使用自制长鞘置于V1,提供稳定近端支撑,6F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到达V3段提供远端支撑。6F Navien™颅内支撑导管内并行Marksman™ 微导管和Echelon™ 10微导管,兼容性较好,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输送和释放顺利,弹簧圈填塞流畅。
Navien™ 颅内支撑导管犹如航海利器,助力神经介入专家在神经介入手术的大海通行无阻,乘风破浪。
专家简介






特别说明:本信息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不构成对任何诊疗方式的推荐。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