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宝鸡高新医院张会平主任医师带来的病例分享,欢迎阅读。

女,72岁,突发意识不清4小时入院,既往有心脏瓣膜手术史。无法行核磁共振检查评估,患者昏睡状态,急诊上台造影评估。
三型弓,左侧椎动脉发自弓上并开口狭窄,V3段开窗畸形。右侧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末端血栓栓塞。
基底动脉尖血栓看着负荷不大,估计一把就可以抽通,可是三型弓对通路的建立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通路的建立确实费了不少的时间,采用了同轴技术、双导丝技术最终将指引导管放在V2段。可抽吸导管在微导丝及微导管引导下过V3段迂曲部位时,指引导管后挫明显,无法通过。这时有点着急了,看似简单的手术,难道要输在通路的建立上?
当然不能,还有几招未使呢!撤回微导管微导丝,换用泥鳅导丝,小心通过迂曲带抽吸导管至V4段,撤除泥鳅导丝。后边就很轻松的将抽吸导管送至基底动脉末端接触血栓,一把抽吸,血管完美再通!
术后患者意识很快清楚,四肢活动基本正常,轻度构音障碍。复查头颅CT,双侧丘脑少量造影剂外渗。

男性,68岁,右侧肢体无力伴失语3小时入院,有房颤病史。发病后当地医院给予负荷量双抗治疗,未给予静脉溶栓。入院时右侧肢体肌力0级,构音障碍。
急诊行核磁共振检查评估,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梗死范围相对较小。很好的取栓适应症病例。
好在患者家属就是奔着取栓来的,很快完成术前准备,上台介入取栓。
造影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血栓栓塞,代偿不错,快速开通血管,患者应该获益不错。
抽吸一把后下部两干开通,上干仍然闭塞,考虑少量血栓逃逸。由于上干短小迂曲,微导丝微导管到位困难,从而血管损伤风险较大。
第一次尝试通过微导丝未能成功,反复造影,总感觉上干供血区一大片脑组织发白,血流灌注不良。
怎么办?我征求助手意见,他们沉默。我在想,上干供血范围相对较大,如果不开通,预后可能不佳,前几天的一位患者同样的问题,上干未能开通,预后不理想,让人心情很是郁闷。不想前功尽弃,再尝试一把吧!
经小心操作,微导丝微导管到位,释放取栓支架,抽拉结合一把,血管完全再通。看着完美的图像,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们的决断是正确的。
术后复查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少量造影剂外渗。
今晨患者意识清楚,右侧肢体肌力由0级恢复至3级,构音不清,患者明显获益。
1、取栓,通路的建立是关键,可能要用到各种技术,稳定的通路事半功倍。
2、单纯抽吸取栓,抽吸导管抵进血栓时易铲碎分叉处血栓而致血栓逃逸。
3、功能区血管尽可能达到完全开通,所谓“除恶必务尽”。

张会平 主任医师
宝鸡高新医院 神经内科
陕西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第一届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宝鸡市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会委员;
宝鸡市卒中学会理事、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宝鸡市医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
宝鸡市老年医学研究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近年来完成脑血管造影3000余台,介入治疗500余台。2022年荣获陕西省“取栓治疗金牌医师”。曾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治疗,先后在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参加神经介入培训。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神内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