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Basilar invagination,BI)常伴有C2-3先天性融合、寰枕融合以及斜坡长度、枕骨厚度变异等枕颈畸形。
颅底凹陷的手术治疗需要C2椎弓根螺钉,然而,颅底凹陷患者C2椎弓根的解剖大小往往存在变异。因此,需要针对颅底凹陷症的C2椎弓根数据来指导螺钉置入。
(2)垂直于椎弓根轴线方向最窄处测量椎弓根宽度(external pedicle width,EPW),包括松质骨和皮质骨;
(3)从椎体前缘到侧块最外侧的椎弓根长度( pedicle length,PL),作为椎弓根螺钉最大长度的指标;
(4)在矢状面测量椎弓根高度(pedicle height,PH);
(5)椎弓根轴线与椎体中线之间的椎弓根横角( pedicle transverse angle,PTA);
(6)椎弓根与椎板轴线之间的椎弓根-椎板夹角(pedicle–lamina angle,PLA);
(7)椎弓根上角( pedicle superior angle,PSA),在C2椎弓根轴线和椎板下终板矢状面上测量(椎弓根轴线和椎板下终板线往往在不同的平面上,需构建辅助角度来完成测量,如果患者表现为C2-3先天性融合,则改用C3椎体下终板)。
为了分析C2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将椎弓根的宽度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皮质骨定义为椎弓根外径减去椎弓根内径,松质骨定义为椎弓根内径。

颅底凹陷组患者的皮质骨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颅底凹陷组的松质骨明显较小(图3)。表明颅底凹陷患者椎弓根皮质和松质骨厚度减少不成比例,颅底凹陷患者椎弓根变窄主要是由于松质骨变窄所致。松质骨变窄和皮质骨比例增加可能导致椎弓根硬化,这可能使螺钉放置复杂化。术前应考虑椎弓根硬化,以选择合适的螺钉放置方法。
在C2-3先天融合者中,椎弓根横角较小,而椎弓根-椎板夹角和椎弓根上角较大。对于C2-3先天性融合的患者,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应以减小水平向内偏角度和增大矢状面向上偏角度。必要时,应在术中调整患者的位置,以适应螺钉放置角度的变化。
在C2-3先天性融合患者中,比较C2和C3椎弓根的参数(图4)。C2的椎弓根横角小于C3,而椎弓根-椎板夹角值C3大于C2。
在C2-3先天性融合的情况下C2、C3具有相同的棘突,C3椎弓根螺钉可能具有与C2椎弓根螺钉类似的功能。C2椎弓根的椎弓根宽度和椎弓根高度的标准差更大,这表明C2椎弓根参数差异较大,C3椎弓根解剖结构差异较小。因此,当C2不符合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安全要求时,可考虑使用C3椎弓根螺钉。

两组除右侧椎弓根横角和右侧椎弓根-椎板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寰枕融合组右侧椎弓根横角较小,右侧椎弓根-椎板夹角较大。左右两侧明显不一。
除右侧椎弓根横角和右侧椎弓根-椎板夹角外,两组间各项参数均无显著差异,其中有脱位组的右侧椎弓根横角较小,右侧椎弓根-椎板夹角较大。
Xiao R, Hou J, ,et al. Anatomical analysis of the C2 pedicle in patients with basilar invagination. Eur Spine J. 2022 Oct;31(10):2684-2692.
本文仅限文献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组稿:康坤龙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脊髓脊柱”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