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突与周围突
1、《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P41
2、《临床神经解剖学 第2版_芮德源,朱雨岚主编》P44
3、《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606、607
传入与传出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150
“神经胶质”名字的由来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326
沃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即周围神经切断后,其远侧端的顺行性变性。《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340
逆行性变性
神经纤维断离后,其近侧端的变化。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341
髓鞘
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的髓鞘不相同。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346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之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梭外肌→传送运动冲动。γ运动神经元→梭内肌→肌张力的维持和腱反射功能。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373
锥体束(pyramidal tract)名字由来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349。
第一躯体感觉区命名中“第一”的含义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521、523。
优势半球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538。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传导通路
《神经解剖学》第2版 朱长庚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P566。
讲述脑干功能柱时提到“一般”和“特殊”的由来
《临床中枢神经解剖学(第2版)_李振平》,P65。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脑血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