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班目标

专家简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1年于北京大学获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至2015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从事认知神经科学的博士后研究;2016年初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利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脑成像(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脑磁图、脑电)和非侵入性神经调控(经颅电/磁刺激)技术研究人类听觉言语与音乐认知的脑机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Neuroimage、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
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神经与认知科学博士
现任上海纽约大学神经与认知科学副教授
采用电生理学(脑磁图、脑电图、颅内脑电)和神经影像学(功能磁共振成像)等前沿技术手段结合行为测量和计算建模,研究言语和语言、运动感觉整合、以及记忆、想象等人类高级认知功能
主要工作包括创新性的结合想象和语言产生探索运动感觉系统交互的神经机制。已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专业杂志上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Human Behaviour, Nature Neuroscience, Current Biology, PLoS Bi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 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Cognition等高水平期刊,担任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Brain and Language、心理科学进展等学术期刊编委成员,入选教育部2019年度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四病区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I,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双聘研究员。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北脑青年学者
研究方向为脑功能区定位与保护技术、脑胶质瘤影像基因组学
承担国自然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累计IF350+,IF>10论文6篇,期刊封面文章5篇
作为共同执笔人参编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及《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成果获2020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15)。获2021全国脑胶质瘤手术比赛总决赛冠军
受雇于香港大学沟通、发展与资讯科学部,专门教导及研究失语症的言语语言病理学
现为美国言语、语言及听力协会院士和美国Taylor&Francis学术期刊Cogent Gerontology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中英文失语症;(2)话语产生、损害和分析;(3)神经源性交流障碍;(4)临床语言和认知评估工具的开发;(5)失语症语音的声学分析;(6)失语症、认知障碍的复康和应用程序培训。2016年,江教授建成并公开开放了中国第一个用于研究脑卒中后失语的患者和健康成人的语言样本的粤语失语症语料库。江教授发表的临床评估量表,包括【粤语版伯明翰认知筛查】、【篇章会话的主概念分析】及【香港版牛津认知筛查】,已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神经源性障碍的话语产出分析:理论、评估和治疗】第二版“Analysis of neurogenic disordered discourse production:Theories,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econd edition(Routledge Publishing)是他近期出版的教科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言语康复专委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治疗学组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言语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委会青年委员
长期从事失语症、认知障碍、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和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促进大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最后通讯作者在Elife发表论文。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作为参与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天津大学医工院副院长
国家优青科学基金获得者,“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获得者,IEEE senior member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目前担任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航天、华为等项目10余项;获202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青年学者奖”,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技术赛一等奖,2017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2016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gineering、NeuroImage、IEEE TBME、JNE等国内外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或会议集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中国、美国等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学术论文获IOP China Top-Cited Paper Award,入选ESI高被引论文,IEEE TBME封面论文、JNE高亮论文,被Science专刊报道。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研制“天宫二号”在轨脑-机接口系统、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脑语者”芯片等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常任轨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独立课题组组长,计算认知与转化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神经计算与机器学习专业博士,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Edward Chang实验室博士后
曾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神经科学杰出学者奖,获国自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资助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和认知神经科学及机器学习,主要运用高密度颅内皮质脑电技术解析高级听觉和视觉认知过程的神经机制,并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建立神经编码和解码的计算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Cerebral Cortex、NeuroImage等期刊,并多次在神经科学年会(SfN),视觉科学年会(VSS)等国际会议做口头报告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青年骨干
科技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青年首席
复旦大学神经外科研究所脑功能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研究型学会神经电生理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获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项;(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Human Behaviour、Brain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曾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上海市优博、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青年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
现任博医来亚太临床市场经理(澳大利亚)
曾任博医来神经外科产品线总监(慕尼黑)
曾任博医来神经外科产品线临床研发部经理(慕尼黑)
曾任博医来软件工程师和项目经理(慕尼黑)
慕尼黑大学信息工程科学硕士
曾发表的文章:Intraoperative update of residual tumor volume without additional imaging:A new software tool for skull base surgery (N Thon,U Mezger,W Rachinger,C Schichor,JC Tonn,Neuro-oncology 17 (Suppl 5),v169);Navigation in Surgery U Mezger,C Jendrewski,M Bartels,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398 (4),501-514
获得的专利: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a medical brain mapping procedure N Heindl,U Mezger,US Patent 10,839,045;Planning an external ventricle drainage placement U Mezger,R Birkenbach,US Patent App. 16/477,721

直播路径

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直播技术支持
直播时间:
今日09:00-15:50
电脑端:登录网址
https://www.brainmed.com/meeting/detail?id=2542即可进入直播界面
TIP: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