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发布 | 841阅读

【精彩回顾】美e卒中 北国之声 第九期,聚焦SolitAct取栓实战,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神介资讯

达人收藏
//


2022年11月18日,“美E卒中 北国之声”——第九期如期于线上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建峰教授、南阳市中心医院温昌明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李巍教授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建教授担任大会主持,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耿晓坤教授担任实战交流嘉宾;特邀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高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虎清教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李鹏教授、汉中市中心医院薛延华教授、日照市人民医院丁明超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广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付开磊教授等专家为大家展现他们在取栓领域内的宝贵经验。
开场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韩建峰教授开场致辞

韩建峰教授表示,从机械取栓技术开始发展到现在,新的取栓器械及技术在不停的涌现。技术的创新及发展让世界各地的神经介入同道们能更好地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感谢美敦力公司为神经介入医生们提供的学术平台,希望参会的各位能在此次会议中有所收获,同时也非常期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专家们所带来的的精彩辩论。


南阳市中心医院 温昌明教授开场致辞

温昌明教授表示,尽管急诊取栓发展非常迅速,但在急诊取栓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今天来自不同地区的各位专家将向大家分享他们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相信参会的各位都能有所获益。感谢美敦力公司提供的交流学习平台,让大家共同期待后续的精彩内容。


#精彩授课

上半场

01 取通未来-SolitAct循证之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高鹏教授

高鹏教授首先带大家回顾了取栓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应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高教授总结指出:对比支架取栓和单纯抽吸取栓,支架取栓联合抽吸取栓是目前兼顾安全性与高效性的开通技术,其能够提高首过三级再通(FPE)的概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在此基础上,高教授通过典型病例回顾及相关文献总结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SWIM/ADAPT技术向SolitAct技术转变的过程,以及SolitAct独特的技术优势及操作要点。与SWIM/ADAPT技术相比,采用SolitAct技术体系能够充分结合React™ 71抽吸导管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的优势,显著提升血管再通效率,最终改善患者预后。此外,SolitAct技术更适用于ICAS发病比例更高的中国人群。最后,高教授指出:React™ 71抽吸导管+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的SolitAct技术适用于更广泛的取栓场景,具有更高的FPE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中国人群。


02 有容乃通-React™ 71抽吸导管实战体会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虎清教授

王虎清教授首先对目前几种常规应用的取栓技术(单纯支架、抽吸取栓、抽拉结合等)进行了概述。随后,王教授为大家分享了4例通过运用React™ 71抽吸导管成功进行治疗的病例:第1例及第2例患者均为血管条件迂曲的右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病例;第3例患者为血栓负荷量大的左侧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病例;第4例患者为基底动脉闭塞的68岁女性患者,存在永存寰前节间动脉。结合这4例典型卒中患者的救治过程,王教授指出:材料及器械的进步改善了血管再通的效率,React™ 71抽吸导管具有“高到位、头腔稳、管腔大”等独特临床优势,在复杂病变取栓过程中可有助于高效快速实现血管再通。


评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韩建峰教授:感谢王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病例分享,尤其是第4例存在血管发育异常的病例。在急诊取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血管变异,因此,神经介入医生在进行急诊取栓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在血管造影特征不典型时,需要考虑到血管发育异常的存在。


03 王牌方案-浅谈高效开通的体会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李鹏教授

首先,李鹏教授通过回顾文献指出:FPE与AIS患者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对于AIS患者,尽快尽早实现有效血管再通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随后,李教授在总结相关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的基础上为大家总结了提高FPE率的策略:在选择抽吸导管时选择到位性能良好、抽吸内径大以及能稳定传导抽吸力的中间导管(如React™ 71抽吸导管)能够提高血管再通效率;在选择取栓支架时选择长度更长以及贴壁性能更好的支架可以实现闭塞血管的高效再通,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能够保证在整个支架回拉过程中紧密贴壁,Solitaire™ Platinum颅内取栓支架有效工作长度更长且贴壁性能良好,均是支架取栓过程中良好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李教授通过分享2例典型病例的救治过程向大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器械以实现血管的高效再通。



点评指导

南阳市中心医院 温昌明教授:

感谢上半场各位讲者的精彩内容分享,正如李鹏教授所言,取栓器械的进步大大推动了急诊取栓的发展。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具有多个系列:Solitaire™ Platinum颅内取栓支架具有更长的工作长度、全程显影、容易推送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支架取栓成功率;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是一款可以解脱的颅内取栓支架,在ICAS-LVO及夹层所致血管闭塞等病变类型中具有其独特优势;美敦力新上市的Solitaire™ X颅内取栓支架具有兼容小血管及容易推送等特点,有望在更广泛的取栓范围内发挥其作用。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搭配具有高到位、头腔稳及管腔大React™ 71抽吸导管SolitAct技术取栓能够显著结合支架取栓及抽吸取栓的优势,大大提高血管再通效率。


观众提问

上下滑动阅览:

问题1:请教不同取栓技术对于取栓成功有什么技巧要点?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虎清教授:对于中等血管或小血管闭塞,选择单纯支架取栓可能是合理的;对于抽吸取栓而言,血管形态、发病机制及抽吸导管能够高到位是决定取栓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血管形态好的栓塞性卒中,选取抽吸口径大的抽吸导管良好到位后可实现血管的高效再通。对于病因性质不明或ICAS-LVO可能性大的病例,在取栓过程中使用SolitAct技术(联合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与React™ 71抽吸导管),有效减少远端栓塞事件的发生的同时可提高取栓成功率。


问题2:抽吸次数及压力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李鹏教授:个人体会,抽吸取栓一般不要超过3次,如果超过3次仍未再通,需要考虑是否在器械选择及取栓技术选择方面存在问题。在选择抽吸导管时,建议选取内径大以及能够稳定传导抽吸力的抽吸导管(如React™ 71抽吸导管),React™ 71抽吸导管头端柔软,对血管壁的损伤较小,是抽吸取栓过程中的良好选择。抽吸压力与抽吸导管的口径有关,大口径抽吸导管能够耐受更大的抽吸压力。


问题3:取栓局麻与全麻,以及术后的镇静要如何选择?

南阳市中心医院 温昌明教授:个人经验,全麻更为可控,在没有全麻禁忌症以及不会耽误时间的情况下,建议选择全麻进行取栓手术。关于术后镇静,目前有相关的围手术期管理共识,个人会选择取栓后常规带管回ICU,镇静至安静合作状态,复查头颅影像学至颅内情况稳定后逐步减弱镇静强度。


问题4:如何在取栓前识别发病机制,要从哪几个维度去判断?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虎清教授:建议从3个维度去判断:第一个维度是临床病史、发病过程以及发病之后的临床表现;第二个维度是术前的辅助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第三个维度是术中造影特征。


问题5:梗死体积与时间窗指导下的取栓有何区别?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李鹏教授:最新的指南已经开始逐渐弱化时间窗的概念而强化组织窗的概念了。CT未见明显低密度灶时,根据前后循环闭塞取栓的时间窗进行取栓治疗是合理的;当超过取栓治疗的时间窗后就需要考虑组织窗,根据灌注影像结果判断核心梗死体积及可挽救的脑组织体积后进行取栓治疗也能使部分患者获益。


问题6:取栓术中栓子逃逸所致MeVO要如何处理?

南阳市中心医院 温昌明教授:最重要的是要避免血栓远端逃逸,可以通过采用SolitAct技术搭配大口径React™ 71抽吸导管与Solitaire™颅内取栓支架以减少远端栓塞率。确实发生远端栓塞后,根据栓塞位置是否能够通过最新Solitaire™ X 3mm颅内取栓支架到位以及栓塞血栓是否是功能分支来决定是否进行处理。当栓塞血管是重要功能分支且支架能够到位时,行支架取栓,也可联用替罗非班进行处理。


下半场

开场致辞

北部战区总医院 李巍教授开场致辞:

李巍教授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取栓器械的发展为急诊取栓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如何合理应用新型取栓器械改善卒中患者预后是值得探讨的话题。上半场的学术交流气氛非常热烈,我们也非常期待下半场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建教授开场致辞:

刘建教授表示,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能够提高介入治疗理念的发展、能够规范疾病诊治策略。感谢美敦力公司为大家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相信参会的各位专家同道都能从讨论与辩论中有所收获。

01 捷胜出战-两例颈内动脉急性闭塞的桥接取栓

汉中市中心医院 薛延华教授

薛延华教授展示了2例成功进行治疗的卒中病例的救治过程:第1例患者为血栓负荷量大的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通过应用SolitAct技术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以及Solitaire™ FR 6×30mm颅内取栓支架)成功治疗;第2例患者为左侧颈内动脉串联病变病例,通过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抽吸联合术中替罗非班成功实现血管再通。围绕这2例患者的救治过程,薛教授指出: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具有高到位特点,在血管迂曲条件下能够到达血管闭塞处,其管腔大的特点增加了其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在增加取栓成功率的同时可减少远端栓塞事件发生率;当其与血栓抓取力强的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联合使用时能够快速高效应对大负荷量血栓,实现快速高效再通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02 百舸争流,一苇渡江-AIS-LVO血管内治疗策略选择单中心经验

日照市人民医院 丁明超教授

丁明超教授教授在带大家回顾了取栓技术的发展历程、取栓相关大型临床研究结果以及相关指南推荐后指出:首过三级再通(FPE)与良好预后显著相关,AIS-LVO血管内治疗应以实现FPE为主要目标。随后,丁教授分享了4例通过Solitaire™ Platimun颅内取栓支架和(或)React™ 71抽吸导管成功进行取栓治疗的病例:第1例患者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的47岁男性患者;第2例患者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82岁男性患者;第3例患者为基底动脉近端闭塞的57岁男性患者;第4例患者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60岁女性患者。围绕这4例患者的救治过程,丁教授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发病机制及血管特征选择合适的取栓策略及取栓器械。最后,丁教授指出:Solitaire™ Platimun颅内取栓支架具有更长的工作长度、全程显影、更易推送,在大负荷长节段血栓中具有其独特优势;React™ 71抽吸导管到位性能优异,在患者血管迂曲时也能比较容易上高,对于血栓负荷量大的栓塞性病变,选择具有大口径的React™ 71抽吸导管行抽吸取栓具有较高的成功血管再通率。


03 跨越时间-颅内大血管闭塞亚急性期血管内治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广教授

通过回顾文献,张广教授为大家总结了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历程、颅内动脉闭塞与神经功能恶化间关系以及超时间窗急诊取栓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张教授分享了3例通过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成功治疗的超时间窗(>24小时)的颅内大血管闭塞病例(包括大脑中动脉闭塞以及颈内动脉闭塞)的救治过程。围绕这3例患者的救治过程,张广教授阐述了颅内大血管闭塞亚急性期取栓治疗的评估策略以及取栓策略。最后,张教授指出:灌注影像评估有助于筛选能从超时间窗取栓中获益的患者亚组;此外,ICAS-LVO患者侧支代偿优于E-LVO,能从超时间窗取栓获益的患者中ICAS-LVO比例较高,选择可解脱的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在该患者亚组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04 稳操胜券—急性后循环串联病变取栓一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付开磊教授

付开磊教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1例急性后循环串联病变病例的救治过程,该患者为63岁男性患者,血管造影提示右侧椎动脉V1段闭塞及基底动脉尖闭塞。结合病史及影像学特点考虑该患者血管闭塞原因为ICAS基础上的血管闭塞,选用联合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以及Solitaire™ FR 4×40mm颅内取栓支架的SolitAct技术成功治疗。围绕该病例的救治过程,付教授讨论了SolitAct技术用于后循环串联病变以及ICAS-LVO的优势。付教授指出:急诊取栓条件下,术前进行充分的影像学评估确诊ICAS基础上的血管闭塞后选用SolitAct技术(React™ 68远端通路导管搭配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能够充分发挥支架取栓与大口径抽吸导管抽吸取栓的临床优势;同时,SolitAct技术在后循环中具有高到位性能及高再通率。


实战交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

咨询丁教授一个问题,您分享的一例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病例中,选择了BGC+支架,您是如何考虑的呢?为何没有选择支架联合抽吸的SWIM/SolitAct技术呢?


日照市人民医院 丁明超教授:

在我们中心,对于颈内动脉末端大负荷量血栓,当患者血管条件良好时,我们会选择上高BGC,搭配支架进行取栓;若患者血管条件不佳,在不考虑花费的情况下,选择SolitAct技术或者BGC搭配SolitAct技术均可。在您提到的病例中,患者血管条件尚可,因此,我们使用了BGC+支架,BGC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前向血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

谢谢丁教授,个人建议,对于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病例,选择SolitAct技术进行抽拉结合可以减少血栓远端逃逸风险;不考虑花费时,BGC+SolitAct技术是更为保险的方式。单纯BGC+支架方式,支架回拉路程长,在通过虹吸弯等迂曲程度较大的地方时血栓脱落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

针对超时间窗取栓,正如张广教授及刘建教授所言,ICAS-LVO患者侧支代偿情况较好,能从超时间窗取栓中获益的比例高于其他病因所致LVO。基于此,在评估后拟行超时间窗取栓的患者中选择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进行治疗是合理的选择,因为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是唯一一款可以解脱的颅内取栓支架,既可发挥颅内取栓作用,也可以解脱发挥血管成形的作用。


讨论环节

观众提问

上下滑动阅览:

问题1:如何减少远端血栓逃逸,操作上有何注意事项?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建教授:研究结果表明,抽吸取栓时,抽吸导管内径与取栓成功率直接相关,选取管腔大的抽吸导管(如React™ 71抽吸导管)可以增加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减少远端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支架取栓时,支架的工作长度与贴壁性与取栓成功率相关,选取工作长度更长/贴壁性更好的支架可以增加取栓成功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当血栓负荷量大时,通过抽拉结合方式,抽吸取栓减容联合具有更长工作长度的支架进行取栓可以减少血栓远端逃逸的风险。


问题2:分叉部栓塞选择何种技术开通较为合适?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建教授:可用的技术包括双支架取栓以及抽拉结合取栓等。值得注意的是,双支架取栓发生血管损伤的风险较大;目前,随着抽吸导管到位性能以及抽吸性能的改善,选择抽拉结合方式往往就能开通分叉部闭塞,抽拉结合方式可以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问题3:患者预后除了发病时间,还有什么因素密切相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除了发病时间,其他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还包括:侧支循环状态、术后血管再通状态、术中取栓次数、血管闭塞性质、术中血管损伤情况以及术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等并发症。


问题4:其他的几种支架取栓技术,例如ADVANCE等有何适用场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其实最常规的技术就是抽吸取栓、支架取栓以及抽拉结合取栓。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取栓技术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器械组合,取决于不同中心的经验以及患者的病变性质。只需要遵循时间就是大脑的原则,尽快尽早实现血管的高效快速开通即可。


问题5:超时间窗栓子性质的变化对取栓技术有何要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耿晓坤教授:个人认为,超时间窗栓子性质的变化对取栓技术没有特殊的要求。超时间窗后具有可挽救半暗带的大多是ICAS病变患者,针对这类患者的处理,选择具有高到位性能的React 71抽吸导管搭配小球囊以及支架往往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建教授:同意耿教授的观点,对于ICAS病变基础上的卒中患者,在取栓完成后需要注意的是对狭窄病变的处理,对于出血风险不高以及远端血流维持不良的情况,有必要植入支架。Solitaire™ FR颅内取栓支架用于此种情况有其独特优势:兼具取栓以及血管成形的作用。


会议总结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建教授总结指出:

感谢各位同道所带来的精彩学术内容,精彩的病例引人思考,希望与会各位深入的讨论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再次感谢美敦力公司提供的学术交流平台,在疫情期间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大家能够早日线下相见。


令人收获满满的是精彩的学术盛宴,让人心情振奋的是不变的学习热情。我们坚信:该系列的线上学术活动定能让活跃在全国各地的神经介入人们有所获益,最终造福于社会与人民。


直播间链接:

https://wx.vzan.com/live/page/540B49DC8DFE5F5A008217DD19C91EFB?topicid=1890897214&v=1667889821752&external_openid=oI0TTwc1vG1tLb3qBz9F64dW37Jg&ver=acb42ddbc9a346c491fc332b3b75e3b6


3707c1a22d979f46ca38a20646bea507.png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此内容使用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仅代表讲者本人或者该第三方的内容和观点,与美敦力公司的立场无关。本页面所载的内容、信息、评论仅供参考。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页面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也建议在作出任何评价或治疗决定前请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文章、视频、直播以及通过本页面使用或连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任何文字、图片或音、视频的,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美e卒中

4.4万阅读 | 33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