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岁。
入院时间:2022-3-29。
症状:头痛和呕吐4天。
外院CT诊断:上矢状窦和右侧横窦血栓。
2020年诊断为“肾病综合征”,长期服用激素“强的松”。
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我院急诊(2022-3-28)D-二聚体:3.58mg/L FEU(明显增高)。
2022-3-28 我院急诊CT
CT平扫:上矢状窦中后部和窦汇位置呈明显高密度,提示急性血栓形成。
颅脑CTV:上矢状窦中后部、双侧横窦未见显影,提示血栓形成。
1、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2、肾病综合征。
急诊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以及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治疗。
2022-3-30 MRI
颅脑增强MRV:所见基本同我院急诊CTV结果。
三维黑血高分辨T1-SPACE平扫:上矢状窦中后部、窦汇、右侧横窦和乙状窦内可见血栓混杂信号影,以等低信号的急性血栓为主,夹杂少许高信号的亚急性血栓。
2022-3-31腰穿脑脊液压力:420mmH2O。
入院后继续低分子肝素抗凝,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脱水降颅压,以及强的松等治疗,患者头痛逐渐缓解,症状趋于稳定。
2022-4-8 DSA
DSA:上矢状窦和右侧横窦已经完全再通,显影良好。
2022-4-11腰穿脑脊液压力:195mmH2O。
出院时患者已无头痛,出院带药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20mg QD)。
1、脑静脉窦血栓(CVST)是一少见脑血管疾病,大多由永久性或一过性因素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引起。虽是少见,但部分CVST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其中抗凝药物是CVST治疗的基石。
2、本例患者,以CVST的典型症状头痛急性起病,发病早期影像学即证实了CVST诊断,其高凝状态是与肾病综合征和长期激素治疗有关。本病例早期即予以了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阻止血栓进一步进展蔓延而加重病情;同时,其还有激活血栓纤溶系统的功能,使得原有血栓部分或完全溶解。
3、文献报道,CVST患者经抗凝治疗后随访发现,有超过半数病例脑静脉窦血栓闭塞发生完全或部分再通。然而,像本病例这样的急性CVST,急性期经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很短时间内实现完全再通的情况,还是十分少见。
4、由于经抗凝治疗后短时间内脑静脉窦血栓闭塞获得完全再通,故该患者住院期间头痛症状也很快缓解,复查腰穿脑脊液压力也是明显降低了。出院时予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以预防CVST复发。据文献报道,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CVST的有效性,与华法林比较是相当的;笔者实践中常规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CVST。
5、本病例表明,临床中应争取在急性早期诊断CVST,并尽早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阻止血栓蔓延进展的同时,还有可能通过激活血栓纤溶系统,使得疏松的急性新鲜血栓在短时间内溶解,从而闭塞的脑静脉窦获得再通,促使症状缓解,并改善预后。
点击或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