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发布 | 754阅读

核磁位置加权不匹配与容量加权不匹配对急性卒中机械取栓的影响

杜志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易婷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洪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Hikaru Fukutomi等提出相比常规“容量”加权不匹配,位置加权不匹配与临床预后关系更紧密,相关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的《Radiology》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Fukutomi H, et al Radiology. 2022;220080. doi:10.1148/radiol.220080】


研究背景


拯救缺血半暗带是急性卒中机械取栓的理论依据,通过CTP及MR弥散与灌注的不匹配确定出缺血半暗带的范围,有助于筛选出再灌注治疗的获益人群,通过错配,可在超时间窗筛选出合适的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然而,脑功能因区域不同而不同,目前的评估方式主要针对半暗带的容量,并未能考虑功能区的错配情况。有研究显示,成功再灌注情况下,功能区内小半暗带区可以使临床结局明显改善,非功能区大范围低灌注区并未对临床预后产生影响。因此,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的Hikaru Fukutomi等提出相比常规“容量”加权不匹配,位置加权不匹配与临床预后关系更紧密,相关结果发表在2022年10月的《Radiology》上。


研究方法

对伦理委员会批准的两项前瞻性研究BBS(brain before stroke)和FRAME(French acute multimodal imaging to select patients fo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进行二次分析。表1总结了纳入和排除标准。


表1


BBS研究前瞻性招募了428名疑似缺血性中风的参与者。通过DWI显示的梗死区和NIHSS评分之间的关联来绘制脑功能区。FRAME研究前瞻性招募了218名大血管闭塞相关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并进行了MRI检查(到达时进行),使用BBS研究绘制的脑功能图来评估标准失配(基于体积)与功能失配(基于位置)对预后的预测值。随后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且获得成功再灌注(改良溶栓评分为mTICI 2b、2c或3)的187(86%)名患者。将该研究中基于容积加权的梗死核心区与错配区套用在脑功能区中,识别出脑功能区的核心梗死与错配区的范围。


图1


通过单变量分析和 5个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功能区错配在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



研究结果

BBS招募流程图(图2A)。在纳入的321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9岁(IQR, 58-80岁),中位NIHSS评分为4 (IQR,2-7), 207例(64%)为男性。其他基线患者特征见表2。FRAME研究纳入分析的173例患者中,120例(69%)被归为再灌注后反应良好(图2B)。中位年龄74岁(IQR,65-82岁),NIHSS评分中位17 (IQR,12-21岁),女性90岁(52%)。其他基线患者特征见表3。


图2


表3


BBS数据显示尽管梗死灶对称分布于双侧并集中于深灰质(图3A),但与高NIHSS评分(即较高的β值)表现出强关联的神经单元主要位于左侧(图3B)。在只保留P<0.005的强相关神经单元后,脑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双侧中央前回和放射冠的下部,纹状体、尾状核、岛叶皮层、外囊和深白质的左侧(图3C,3D)。


图3


图4


在FRAME研究的患者中,梗死核和错配区均对称双侧分布(图4)。FRAME显示无糖尿病,收缩压较低,接受静脉溶栓更有可能获得良好预后的(表3)。就影像学特征而言,更多的错配区与良好预后相关,但这只与更小的梗死核心相关,与较大的半暗带无关。有趣的是,当考虑位置加权指标而不是单纯的容积指标时,取栓反应良好的患者在功能区有更大的错配区,但与非功能区错配量无关。这些结果支持这样一个概念:当可抢救组织涉及临床功能区域时,NIHSS评分有望有更大的改善。但大体积的梗死核心是不可逆的,无论其位置如何,总是与不良预后相关(表3)。


表4


在主要的多变量分析中(表4),以容积加权的错配与良好的临床反应呈正相关(模式2高增长,OR=3.37,P=0.009),当我们把容积错配更换成位置加权指标(模式3),以位置加权的错配与良好预后独立且正相关(OR=1.14,P=0.02),功能区的梗死核心与良好的反应呈负相关(OR=0.85,P=0.004),而非功能区错配与临床疗效无关(OR=1.03,P=0.20),与功能区对比,非功能区的核心梗死体积与预后相关力度下降,虽然与预后关系仍有统计学意义(OR=0.95,P=0.03),可能原因是这部分区域虽然被分为非功能区,但仍与部分临床功能(有NIHSS评分去评估)相关,当把容积加权错配、位置加权指标(模式5),仅位置加权指标与良好临床预后独立相关。


图5


在预测性能方面(图5),添加位置加权的指标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AUC 0.73),与容量不匹配相比,位置不匹配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特异性(图6,表5)。


图6


表5


大核心梗死体积(>70ml)的亚组分析。在亚组分析其中有36个患者是大核心梗死患者,与临床信息相比,位置加权指标并没有改善预后预测性能,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样本量小。



研究结论

尽管脑功能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但位置加权失配是否能识别出机械取栓后反应更好的患者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绘制全脑功能图,显示功能梗死核心和错配区,可能有助于未来进一步完善急性缺血性梗死患者的适应症管理,有可能将取栓术扩展至具有大梗死核心,远端闭塞或超时间窗的中风患者。


关注机械取栓

新型机械取栓器械ThrombX取栓的初步临床应用


机械取栓治疗基底节脑梗塞的临床结果


使用Nimbus取栓支架进行机械取栓——单中心观察研究的初步经验

image.png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