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8日发布 | 585阅读
神经介入-动脉瘤

一例复杂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黄英文

黔南州人民医院

达人收藏


女性患者,因突发剧烈头痛4小时急诊入院,外院检查头颅CT平扫提示自发性蛛血,阅片见右侧外侧裂池少量蛛血,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既往高血压病史一年,最高血压149/89mmHg,未规律服药控制血压,未规律监测血压。查体:血压158/107mmHg,嗜睡,遵嘱活动,GCS评分15分,Hunt-Hess评分2分,NIHSS0分,MRS3分,脑膜刺激征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入院后急诊头颈部CTA见右侧后交通不规则动脉瘤,考虑系责任动脉瘤。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告知两种手术方法,家属选择血管内治疗。


中国颅内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CTA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动脉瘤性SAH辅助检查的首选(Ⅱ级推荐,B级证据)。


对于临床情况良好、病情分级低(Hunt-Hess分级Ⅰ~Ⅲ级或WFNS分级Ⅰ~Ⅲ级)的患者,应该尽早行动脉瘤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以降低再出血风险(Ⅰ级推荐,B级证据)。


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显示后交通不规则动脉瘤,分叶状生长,复杂动脉瘤😱

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栓塞前)



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动脉瘤体旁发出大脑后动脉,不能排除是否为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栓塞前)



右侧颈内动脉三维造影重建后显示后交通动脉瘤分叶,三个子囊形成,分别朝向不同方向😱

三维重建测量后交通动脉瘤数据,便于选择弹簧圈规格。

另一角度可见子囊形成,测量动脉瘤数据,拟用一枚微导管超选入这个危险小子囊内填圈👀

这个角度可以清楚看见动脉瘤三个子囊朝向不同方向,且后交通动脉发出动脉瘤体,适合双微导管分别栓塞不同方向的子囊👌

右侧椎动脉正位造影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似乎正常显影,还是不放心,不能完全排除闭塞后交通动脉风险,压迫右侧颈总动脉后再造影评估👀

压迫右侧颈总动脉之后,行右椎动脉正位造影显示后交通开放,右侧大脑后动脉正常显影,这给术者提供了信心,栓塞时可以不用担心闭塞后交通动脉😃

工作角度路径图,充分显示动脉瘤与瘤颈的切线位,超选动脉瘤相对容易。

使用双微导管技术进行动脉瘤栓塞,不准备使用支架辅助,避免长期口服双抗药物。第二颗微导管超选最危险的小子囊内😱

路径图下显示第二颗塑形微导管超选入小子囊内,这台手术最危险的时刻,手眼配合,毫米级操控微导丝和微导管🙏

蒙片显示三个子囊内均有弹簧圈进入,弹簧圈分布满意。

工作角度显示动脉瘤内无造影剂进入,考虑动脉瘤致密填塞,远期破裂风险大大降低。

栓塞后行右侧颈内动脉(RCA)正位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完全不显影,载瘤血管通畅,远端血管正常。效果满意😀

栓塞后右侧颈内动脉正位造影



栓塞后右侧颈内动脉(RCA)侧位造影显示后交通动脉瘤不显影,大脑后动脉仍然显影,血流未受影响。

栓塞后右侧颈内动脉侧位造影



最开心的影像:栓塞后右椎动脉正位造影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正常显影,血流通畅😃

神经介入手术不切开皮肤,只需大腿根部一个小针眼,就可精准“治疗”颅内的各种脑血管病变,借助血管造影,神经介入医生在X线透视下,一边观察屏幕上迂曲、纤细的血管走向,一边在距离大脑1米多的大腿股动脉操控导管,将导管顺着血管准确送达大脑病变处。病变血管狭窄、迂曲,动作稍大就会穿破血管,所以要求主刀医生操作要特别精细,有深厚的神经病学、神经解剖基础,以及敏锐的影像辨别能力和熟练的介入器材操控能力。所以自己一直坚持锻炼,有个健康的身体方能在行医道路上越走越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END

https___www.medtion.com_app_subspecialty_index.html_channelId=4&channelTitle=介入&mpId=730&ocsId=788.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

查看更多“介入”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