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8日发布 | 1545阅读

脊髓灰质(一)

吴晓安

黄山昌仁医院

达人收藏

互联网课堂宣传简约横板海报__2022-11-08+15_21_11.png

1、脊髓灰质呈“H”形或“蝴蝶”形。

2、“H”形脊髓灰质的灰质中间的横行部分为灰质连合,其中有脊髓中央管通过:

①居中央管腹侧者称“灰质前连合”,连接左右侧脊髓灰质前角;

②居中央管背侧者称“灰质后连合”,连接左右侧脊髓灰质后角。

3、灰质前连合向前延伸为较粗大的脊髓灰质前角;灰质后连合向后延伸为小狭小的脊髓灰质后角

4、前后角之间的灰质为中间带,与灰质连合相接。

5、在脊髓胸段和上腰段(T1~L3),中间带向外突出,形成一个近三角形的侧角

6、由于脊髓的灰质纵贯脊髓的全长,在整体上构成灰质柱,因而前角、后角、侧角也分别称为前柱、后柱和侧柱

7、脊髓灰质和白质的相对大小和布局因脊髓节段不同而变化。颈膨大和腰骶膨大灰质占比最大,其神经跟粗,所含神经纤维多。

8、脊髓中央管内衬柱状毛上皮(室管膜),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上通第四脑室,向下到脊髓圆锥下部形成一梭形膨大,称为终室(terminal ventricle),末端盲端。

9、一对脊神经根所有根丝所附着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10、脊髓不呈圆柱状,所有节段横径均较宽。

11、脊髓膨大的出现与种系进化中四肢的出现相关,是相应节段神经元胞体和纤维数量增加所致。

颈膨大C3~T2):是支配上肢的脊神经的发源节段,其中C6髓节周长最大,达38mm。

腰骶膨大L1~S3):相当于第9~12胸椎水平,是支配下肢的脊神经的发源节段,最大周长位于第12胸椎椎体下部,达35mm。向下迅速缩细,形成脊髓圆锥。


参考:

《格氏解剖学 临床实践的解剖学基础,第41版》

《神经解剖学》第二版,朱长庚主编。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作者


0.png

点击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更多“脊髓脊柱”内容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神内资讯、脑医咨询、Ai Brain 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

投稿邮箱:NAOYIHUI@163.com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最新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发表你的评论
关键词搜索